共同富裕不是“福利主义”养懒汉
2023-02-17 09:41 来源: 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促进共同富裕舆论引导,澄清各种模糊认识,防止急于求成和畏难情绪,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良好舆论环境。”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是我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当下,社会上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存在着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需要正确引导。一部分人将共同富裕理解为不劳而获,认为国家要搞共同富裕,就是要吃“大锅饭”,个人就不用奋斗了;一部分人将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等同于劫富济贫,从而引发部分民营企业家、外国投资者的恐慌;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共同富裕必然要借鉴西方的理论和旧的模式,比如用福利主义来解决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不能搞‘福利主义’那一套”,要“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这一论断为澄清共同富裕问题上的错误认识,正确把握共同富裕的内涵,回答好共同富裕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第一,共同富裕不是不劳而获,而是要通过勤劳致富做大“蛋糕”。西方福利主义的高福利政策使得很多公民因为对福利保障过度依赖而变得懒惰、懈怠,不愿意工作,从而出现了个人不思进取,仅靠政府发放救济金生活的“懒汉”现象。劳动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和持续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要的资料。” 共同富裕追求每个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但这同时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承担参与改革发展进程的责任和义务,否则共享的权利就可能扭曲成坐享其成的特权。共享社会发展的“蛋糕”,绝不是仅仅靠一部分人把“蛋糕”做出来,分给“等”“靠”“要”的人,必须要勤劳致富“做大”蛋糕。“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造。” 共同富裕等不来,也喊不来,只能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对此,我国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营造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首先,完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勤劳致富、创新致富、合法致富的体制机制。其次,加大技能培训的经费投入,提升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再次,畅通社会流动渠道,保证机会公平,使得人人能够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改善自身生活。总之,只有营造勤劳致富的发展环境,树立正确劳动观发展观,给更多人创造勤劳致富的机会,才能将“蛋糕”做大做好,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济贫,而是公平正义分好“蛋糕”。一谈到共同富裕,总会有人认为共同富裕就是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都一样多,所有人对各种消费资料的占有量都相等,这也引发了部分民营企业家、外国投资者的恐慌,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影响。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西方福利主义的社会再分配政策,看似是政府帮公民储蓄,提供教育、医疗、保险等福利保障,实质上却是通过劫富济贫的形式追求狭隘的平均主义。分配公平并不意味着分配均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明确批判了,“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是一种粗陋的共产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也痛斥了鼓吹“粗陋平均主义”的原始的空想社会主义。相较于西方福利主义通过再分配、第三次分配来“劫富济贫”、削峰填谷的做法,共同富裕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从而在“做大蛋糕”基础上“分好蛋糕”,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第三,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而是渐进富裕,奉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西方福利主义社会中,一些政党在竞选时,为了讨好选民、拉拢选票,往往大开超越社会发展阶段、不切实际的过高福利承诺,寄望于通过选举一届政府短期内一刀切式地同步、同等提高社会福利,过高福利支出也造成政府财政严重赤字。“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从时间上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还不成熟,因此,我们需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我国实施脱贫攻坚政策,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全面小康,就是追求共同富裕的实际步骤和重要成果。从空间上来看,我国东西部、城乡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各地资源禀赋、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存在差别。这决定了共同富裕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有先有后,允许一定的贫富差距,但绝没有哪一部分社会成员被排除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之外。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能好高骛远,作兑现不了的福利承诺,而是动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紧密结合实际国情设定发展目标,重点加强的就是养老、医疗、住房、最低生活保障等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建设,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结合国情来看,我们国家的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驾护航的共同富裕,是有五千多年中华优秀文化深厚滋养的共同富裕。我们倡导的共同富裕绝不是西方的“福利主义”,也不会落入“养懒汉”陷阱,而是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必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葛世林)
共同富裕不是“福利主义”养懒汉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史海钩沉(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