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略举两例
第一个是肉眼不可能看到地球曲率,哪怕自己去海边去看一个小时,也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但职业liar就敢肛
第二个是金字塔是19世纪欧洲人浇筑的水泥
(具体哪国人在什么时间是万万不可用透露的)
实际上过去几千年,去过那里的人如过江之鲫,不管是希腊,还是罗马,还是拜占庭,还是阿拉伯,还是波斯,还是蒙古
哪怕汉语文献中从唐代就有转述,1860年代,更有外交人员的直接详尽描述:
===============================
在这些记录中,比较著名的有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宋人赵汝的《诸藩志》、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的《瀛环志略》等著作,均曾涉及到古埃及的历史或金字塔古迹等,晚清一批政治家、外交人员和宗教人士,在旅行期间,曾游历埃及,他们的著作中对埃及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多有记录。
1865年,同文馆派出的张德彝作为翻译人员,跟随使团人员出国访问。在期著作的《航海述奇》一书中,对埃及人的衣着打扮、风俗习惯等情况,以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多有描述。
张德彝在《航海述奇》中对金字塔的记载如下:
周一百八十丈,高四十九丈,皆巨石叠起……正面一洞,高约八丈,上有埃及文一篇,字如鸟篆,风雨侵蚀,模糊不复辨识。
说实话,伪史论职业liar让我瞠目结舌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史海钩沉(History)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8954340 ... 1206042392
我就不信了,视力健全的非liar还能颠倒黑白
打靶跟看船是两码事情,打靶哪怕看不清具体位置,或者按照把子大小估一下,放一枪也有可能打中。你自己去海边去看看行不行就可以了。
黄斑中心凹的感光细胞密度、应用到整个视野的话等于2亿像素,虽然连鹰眼的十分之一都不如,但200MP 200MP啊!而且HDR宽广无比反应极快,永远不失细节。你有什么数码相机能望这老模拟“相机”的项背。当然中心凹只有6° 极小FOV,但人观察东西也只使用中心凹不会用余光。
其实,关键不是像素,而是参照,只要有参照,哪怕模糊1像素不到,有参照对比一出来人脑最敏感的就是对比。有实际使用需要,全世界有各种各样景色。有语言文字后可以代代传承改进,要是看星星看大海这种(荒漠般的)古代的一大流行娱乐连参照都找不到,裸猿物种可以去死了。
埃拉托色尼的结果离现代数据就差10%,但是你看他连两个城市间距离都是向商队打听的,既不知道是不是同一经度,也不知道中间是不是直线距离。
顺便,你要说再加上7米水深,Nimitz 吃水绝对极限也就12.5米深,恭喜你,你把核动力航母用厚嘴巴(厚脸皮无脑的天然推论,当然厚嘴巴咯)一口咬沉了。
阿基米德算星星无视察距离非常遥远,和亚理士塔克通过太阳月亮大小接近算出太阳远大于地球,这些按昌海前辈的文,都是很初等很容易的观察和计算。这些有请您的具体计算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