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什么?

版接纳所有宗教信仰分享,按照良心发帖。希望不同信仰之间求同存异,共同学习交流以及互相启发。

版主: myelsa

回复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你这一大段说辞,并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逻辑问题。

你这一套说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而已。对你来说可能是深刻的认知,对我来说,是科班正统思想。把我这个背景说给你听一下,这样你知道我从何而来,不会有不必要的误解。

如果佛陀的意思,就是目前主流心理学的认识,那它不会有这么多信众。所以,我认为,佛教现在认可这种说法,甚至动不动就把佛教与科学挂钩,然后很多知识分子也趋之若鹜,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而已。佛教这么做,不过是求生存,正如当年发展出大乘佛教求生存一样。本质上,是你们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而知识分子,也有装逼的需求。好了,我把诛心的丑话说在前面,这样大家的立场,就清楚了。

回到具体的逻辑问题。我来逐一评论一下你的论点。

1. 你认为我说的佛教认为的虚拟现实的说法,”不太准确,这是后期佛教以唯识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说法“。你的理解,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唯识论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电脑游戏的设定,是客观的,一旦设定好了,还是不变的,游戏设定,不以玩家意志为转移。

其次,唯识论,也不否定物质,就如游戏玩家,也不否定游戏世界的存在一样,否则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了。只是否定物质的本源性,物质当然存在,就如这个游戏存在一样,它不过是虚拟的。

最后,为什么佛教需要在后期发展出唯识论?这当然是要解决原始佛教的理论困境。这个困境就是,如果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非虚拟的,如何能黑出去?如果世界是物质的,佛法不可能存在。所以,只能承认,物质世界是虚拟的。这是佛教教义完善必须走的一步。

2. 你下面的什么五蕴之类,不过是心理系一年级的《普通心理学》内容。我就不评论了。

3. 你下面的康德之类的内容,不过是任何西方哲学史都有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我老在大学二年级就看完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4. 你下面的进化论,基因之类,不过是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这是我博士资格考试书单上的。

5. 你下面讲的,人死了,个人的意识就没有了,但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识也没有了,等等,这不过是道金斯的meme。这个对你这个非佛教徒来说,也许是满意的答案,但应该不是佛教徒满意的答案。因为个人的意识没有了,信教的意义也没有了。

6. 你下面开始讲业力,这儿就开始出现逻辑问题了。在5, 你认为,留存的并不是个人意识,而是meme。但是,业力,当然是作用在个人的。你自己也说了,一个玩家退出游戏,再参加游戏,还是同一个玩家,个人意识是继承了的,所以才能继承业力。我知道佛陀本人反对这个说法,但不这么说,逻辑是不通的。这也是为啥后期佛教,必须抛弃佛陀的一些说法。因为他的说法,逻辑不通,他自己并没有想明白。

7. 你下面试图回答我提的问题,为啥只有美好是泡影,而苦不是泡影。你说了一大段,不过是重复我的问题,还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mrmaja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0:08 看来临时补课还是有效的,至少搞明白了南传,汉传的区别:-)

对, 人间佛陀讲的修行方法确实操作性很强,用黑客技术来比喻不无不可,这也是佛教(南传)区分于其他宗教的地方,
可操作,可验证,不太像一个宗教。

你一开始说的“佛教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意识创造的,物质不存在,只有意识”不太准确,这是后期佛教以唯识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说法,原始佛法里其实不否认物质,佛陀的态度是实用性的。但佛法用五蕴来解析世界其实是有深意的,你如去读阿含,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重复地讲五蕴,六届,六入处,把身心分为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大部份,与六根相应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用现代语言翻译就是:我们认识的所谓的世界,是感觉器官在受到外部刺激后,将各种物理波信号转换成生物电信号,然后由大脑抽象成各种感觉的。同期的希腊哲学家Empedocles也认识了这个,提出人所知的“表象的世界”是“本体的世界”的真实重现,所以他是理性唯物主义的鼻祖,比普通人(包括大部分的现代科学家)的朴素唯物主义(即认为我们外面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世界)是一大进步,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证明“表象”等于“本体”。爱尔兰哲学家George Berkeley意识到这是无法证明的,所以提出了 “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所谓的“外物”,其实是人的感知和认识之后所形成的观念的组合。这就是主观唯心主义。

康德的对这三种早期的思想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是:
1、人只能感知到表象的世界,不能感知到本体,所以朴素唯物主义是错的;
2、因为根本无法证明表象的世界=本体世界,所以理性唯物主义也是错的;
3、人无法直接感知本体世界,但不能据此就认为本体世界不存在,所以主观唯心主义也不对

他认为,人类确实只能认识表象的世界,他称为“现象界”,但现象界绝不是本体世界的完整复现,对于那个本体世界,只能认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即“不可知论”。他认为“现象界”这个我们能感知的世界,即被称为宇宙的东东之外,是我们无法认知的“物自体”。据此,康德提出了他自己先验哲学,认为人是具备了感应能力和先天认识能力的一个特殊的存在。人仅具备了眼耳鼻舌身五个感觉器官和大脑等“硬件”,同时大脑预装的操作系统可以让意识根据规定在脑海中渲染出表象的世界。
这个和进化论契合的非常好,操作系统其实就是基因编码的一部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大脑的这个表象世界模型不是从出生开始构建的。只有最顶层很少的一部分才跟出生后的学习有关。下面占多数的底层,组合序列早已建好,预测模型早已完美,数据庞大到不可思议,连接复杂到不可思议,都是继承的遗产。这些部分很多跟身体有关,更多的与曾经的外部世界有关。随便挑出一个局部,都能让顶尖的AI模型汗颜。这么庞大复杂的底层模型,当然也是一点点学习出来的。不是我们自己,是五亿年间每一个直系祖先。学习方法是通过一代代的适者生存让神经建模不行的早点去死,或者终身破不了处,那些就不是我们的祖先。建模够快、够准确的才有资格做祖先。它们把整体建模的菜谱刻在基因组当中传给我们,也就是说,每个人头颅中的世界模型刚一出生,对世界的学习就已经持续五亿年。所以它才会那么复杂,那么牛B。
五官接收到外部刺激后,头脑按照预先的规定对信号进行转码,送入大脑,然后由康德所说的“先验统觉”,在大脑的操作系统里把传送来的外部刺激信号进行加工、整合,渲染出表象的世界。康德为此构建了一个范畴模型,用来规范化分析这个操作系统的运算规则。
康德依此回答了唯物主义和基督徒的诸多诘难:
1)为什么表象的世界如此有规律?难道不是上帝存在的证据吗?
因为预装的“操作系统”是有预设的解码、运算规律的。所以这表象出来的世界一定有其规律。
2)为什么不同的人感知的属于自己的表象的世界感觉类似?
因为人类硬件(眼耳鼻舌生意)和预装的操作系统是一样的,我们自以为的现实世界生活,是在这个先验的操作系统下高度同步的一个虚拟世界,类似于现代的在线FPS游戏,玩家能看到相同的敌人,互相协同配合作战。但是那个战场其实并不是独立存在的。
3)你死后,世界还存在吗?
每个人感知到的是自己主观的表象的世界,但由于操作系统相同,这些世界是高度重合的。你死了,你的表象的世界消失,不意味着别人的表象世界也消失了,就像你退出游戏,别人仍在继续。

而佛教或者说佛陀的世界观在这个模型里加上了轮回和业力的概念,1)作为游戏玩家,死亡/退出马上会以另一个角色加入游戏,2)过去你在游戏中的一举一动会影响到你未来的角色和角色的命运。依据佛法修行成功的话可以永远不再玩这个游戏了,所以信佛根本上是信轮回,信业力,信依佛法修行能断轮回。佛法里除了轮回和业力部分是超验的或者说是宗教性的,其他的包括苦空无我三圣谛都是可以实际体证也不难从逻辑上理解。那既然是超验的,我没法体证,为什么要相信呢?佛对此的回答是在证得初果前有“疑”是完全正常的,证到初果自然断疑结,而在这之前的信心可以来自佛法对现象界的解释,它是逻辑范畴里最合理的,也和现代科学的观察结果吻合的很好。一个人80%的结论是正确和可信的并不代表他剩下的20%就一定对,但至少可以大大提高对他的信心,至于最后正确与否只有各自通过实修来验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现在你应该知道了,你说的世界的美好,从科学角度讲,只是基因给你的幻觉,和matrix里是一回事,那些觉得不美好的前辈们都没有资格成为你的祖先。基因对生命的控制是全方位的,人作为基因的壳,感受到的一切愉悦,不论是底层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带来的,还是更高的社会及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带来的,本质上都是基因的奖赏,因为这些追求有利于基因的复制;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众生都是下意识地听从DNA的指令,生存,繁殖,照顾好带着基因代码的后代,让他们成功地继续生存和繁殖,子子孙孙无穷尽,同时享受基因奖赏的愉悦。但是基因进化出了自我意识,而作为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天然的恐惧死亡,也厌恶这个壳不可避免的衰败,也就是“老病死”,这就是佛陀说的苦。同时,康德指出,人的认识能力除了感性和知性外,还有理性,就是意识通过观察表象的世界的现象,总结提炼出其背后的运行规律的能力。这一点,应该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最核心的区别了,这也是“苦”的来源之一 (人天生是悲伤的哲学家,而不是快乐的猪)

标签/Tags:
tangmonk2000(唐僧)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28
帖子: 101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2:31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tangmonk2000(唐僧) »

识是了别/映射/反应。 心理学是每个宗教都要研究的内容,毕竟那是人类问题的根源的大头嘛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8日 21:36 识是什么?

你不要跟我说佛陀本质上是个心理学家吧?佛教是心理学?
tangmonk2000(唐僧)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28
帖子: 1015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3日 22:31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tangmonk2000(唐僧) »

佛教没说“苦不是泡影”,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果你对这一点没有一丝疑惑你就慧解脱了,再通过修行亲身体证到这一点,你也就真的解脱了

关于业力,佛教不承认业力有主体,也就是你的下辈子和你是一个链条的各自一段,至于你的下辈子到底是个啥,就当是你的下一代好了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1:21 你这一大段说辞,并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逻辑问题。

你这一套说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而已。对你来说可能是深刻的认知,对我来说,是科班正统思想。把我这个背景说给你听一下,这样你知道我从何而来,不会有不必要的误解。

如果佛陀的意思,就是目前主流心理学的认识,那它不会有这么多信众。所以,我认为,佛教现在认可这种说法,甚至动不动就把佛教与科学挂钩,然后很多知识分子也趋之若鹜,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而已。佛教这么做,不过是求生存,正如当年发展出大乘佛教求生存一样。本质上,是你们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而知识分子,也有装逼的需求。好了,我把诛心的丑话说在前面,这样大家的立场,就清楚了。

回到具体的逻辑问题。我来逐一评论一下你的论点。

1. 你认为我说的佛教认为的虚拟现实的说法,”不太准确,这是后期佛教以唯识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说法“。你的理解,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唯识论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电脑游戏的设定,是客观的,一旦设定好了,还是不变的,游戏设定,不以玩家意志为转移。

其次,唯识论,也不否定物质,就如游戏玩家,也不否定游戏世界的存在一样,否则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了。只是否定物质的本源性,物质当然存在,就如这个游戏存在一样,它不过是虚拟的。

最后,为什么佛教需要在后期发展出唯识论?这当然是要解决原始佛教的理论困境。这个困境就是,如果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非虚拟的,如何能黑出去?如果世界是物质的,佛法不可能存在。所以,只能承认,物质世界是虚拟的。这是佛教教义完善必须走的一步。

2. 你下面的什么五蕴之类,不过是心理系一年级的《普通心理学》内容。我就不评论了。

3. 你下面的康德之类的内容,不过是任何西方哲学史都有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我老在大学二年级就看完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4. 你下面的进化论,基因之类,不过是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这是我博士资格考试书单上的。

5. 你下面讲的,人死了,个人的意识就没有了,但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识也没有了,等等,这不过是道金斯的meme。这个对你这个非佛教徒来说,也许是满意的答案,但应该不是佛教徒满意的答案。因为个人的意识没有了,信教的意义也没有了。

6. 你下面开始讲业力,这儿就开始出现逻辑问题了。在5, 你认为,留存的并不是个人意识,而是meme。但是,业力,当然是作用在个人的。你自己也说了,一个玩家退出游戏,再参加游戏,还是同一个玩家,个人意识是继承了的,所以才能继承业力。我知道佛陀本人反对这个说法,但不这么说,逻辑是不通的。这也是为啥后期佛教,必须抛弃佛陀的一些说法。因为他的说法,逻辑不通,他自己并没有想明白。

7. 你下面试图回答我提的问题,为啥只有美好是泡影,而苦不是泡影。你说了一大段,不过是重复我的问题,还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头像
mrmaja(Tacoma)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26
帖子: 11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0日 12:25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mrmaja(Tacoma) »

看来你学过的哲学,心理学知识不少,应该可以帮助你理解其他领域的东西,但是提问中对于其他领域的假设,或者认知本身有问题,很难让人回答。
例如你说的“佛教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意识创造的,物质不存在,只有意识。”,我前面说了,这个statement本身就不对。南传不讨论这些问题。而后期佛教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其实并没有比西方哲学高到哪里。佛教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四念处,八正道这些技术层面。所以需要讲一下哲学或者是认知论的发展。

又比如你说的业力的逻辑问题,因为你不了解佛教的这些说法是在无我的大前提下谈的,和普通人一样误解了轮回和业力,
佛法说的轮回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轮回,也就是以为有个“我”在轮回,业果也不是有个“我”在承受,佛法说的无常是刹那无常,生灭不止,
南传里的表述是很直接的: “只有生灭”,和后期唯识里讲的“只有相似相续,没有恒常存在”类似,

佛法说的轮回和业力,可以用多米诺骨牌勉强地打个比方:看起来似乎有个恒常的东西在前进,在运动,其实根本没有,只有生灭而已。
如果一张桌子上连续的红色骨牌全部倒下了,最后一张骨牌触发了下面多张连续的蓝色骨牌的倒下,看上去有个红到蓝的大转变,
类似世俗意义上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的转世,而实际不过是另一次生灭而已。每一张蓝牌的倒下是前面一系列红牌倒下的业力成熟的果,
但是其中绝对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所以非要说什么轮回,那我们人人分分秒秒都处在轮回中。

又比如你说的“有一个逻辑问题。认为本世界五蕴皆苦,是一种很负面的看法。把世界的美好都说成泡影,那为什么,世界的苦,就不是泡影了呢?”
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个假设,一是“世界的美好”,佛教大小乘都认为五蕴皆苦,没有什么美好的“世界”,这是你作为凡夫的认知,(但是
上面从基因和进化论角度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世界的美好确实是泡影,不需要佛陀来给你讲,虽然你说你学过心理学,进化论等等,但是从你
问题中的描述看好像没有能够贯通,或者学的都还给老师了。二是泡影说,虚幻说,是后期佛教的说法,南传不这么说。所以这又是一个鸡和鸭讲的东西,

一个人提的问题可以看出他的认知水平,你的问题中关于佛教的部分体现出来的是对佛教各方面的认知都非常肤浅。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1:21 你这一大段说辞,并没有解决我提出的逻辑问题。

你这一套说辞,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而已。对你来说可能是深刻的认知,对我来说,是科班正统思想。把我这个背景说给你听一下,这样你知道我从何而来,不会有不必要的误解。

如果佛陀的意思,就是目前主流心理学的认识,那它不会有这么多信众。所以,我认为,佛教现在认可这种说法,甚至动不动就把佛教与科学挂钩,然后很多知识分子也趋之若鹜,不过是双方各取所需而已。佛教这么做,不过是求生存,正如当年发展出大乘佛教求生存一样。本质上,是你们想听什么,他就说什么。而知识分子,也有装逼的需求。好了,我把诛心的丑话说在前面,这样大家的立场,就清楚了。

回到具体的逻辑问题。我来逐一评论一下你的论点。

1. 你认为我说的佛教认为的虚拟现实的说法,”不太准确,这是后期佛教以唯识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种说法“。你的理解,有很大的问题。

首先,唯识论不是主观唯心主义,而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电脑游戏的设定,是客观的,一旦设定好了,还是不变的,游戏设定,不以玩家意志为转移。

其次,唯识论,也不否定物质,就如游戏玩家,也不否定游戏世界的存在一样,否则这个游戏就没法玩了。只是否定物质的本源性,物质当然存在,就如这个游戏存在一样,它不过是虚拟的。

最后,为什么佛教需要在后期发展出唯识论?这当然是要解决原始佛教的理论困境。这个困境就是,如果物质世界是真实的,而非虚拟的,如何能黑出去?如果世界是物质的,佛法不可能存在。所以,只能承认,物质世界是虚拟的。这是佛教教义完善必须走的一步。

2. 你下面的什么五蕴之类,不过是心理系一年级的《普通心理学》内容。我就不评论了。

3. 你下面的康德之类的内容,不过是任何西方哲学史都有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我老在大学二年级就看完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

4. 你下面的进化论,基因之类,不过是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的内容。我也不评论了,因为这是我博士资格考试书单上的。

5. 你下面讲的,人死了,个人的意识就没有了,但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识也没有了,等等,这不过是道金斯的meme。这个对你这个非佛教徒来说,也许是满意的答案,但应该不是佛教徒满意的答案。因为个人的意识没有了,信教的意义也没有了。

6. 你下面开始讲业力,这儿就开始出现逻辑问题了。在5, 你认为,留存的并不是个人意识,而是meme。但是,业力,当然是作用在个人的。你自己也说了,一个玩家退出游戏,再参加游戏,还是同一个玩家,个人意识是继承了的,所以才能继承业力。我知道佛陀本人反对这个说法,但不这么说,逻辑是不通的。这也是为啥后期佛教,必须抛弃佛陀的一些说法。因为他的说法,逻辑不通,他自己并没有想明白。

7. 你下面试图回答我提的问题,为啥只有美好是泡影,而苦不是泡影。你说了一大段,不过是重复我的问题,还是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那没有什么智慧呀。普通心理学而己。
tangmonk200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2:17 识是了别/映射/反应。 心理学是每个宗教都要研究的内容,毕竟那是人类问题的根源的大头嘛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苦若为泡影,为何要解脱?

解脱何所得的问题,需要解决。
tangmonk200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2:25 佛教没说“苦不是泡影”,说的是“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果你对这一点没有一丝疑惑你就慧解脱了,再通过修行亲身体证到这一点,你也就真的解脱了

关于业力,佛教不承认业力有主体,也就是你的下辈子和你是一个链条的各自一段,至于你的下辈子到底是个啥,就当是你的下一代好了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你承认了我所有的论点,但又说这很肤浅。

而你以为深刻的,不过是主流心理学观点。我认为很肤浅。

关键是,我提出的佛教的邏輯问题,你一个也不能解决。
mrmaja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02:42 看来你学过的哲学,心理学知识不少,应该可以帮助你理解其他领域的东西,但是提问中对于其他领域的假设,或者认知本身有问题,很难让人回答。
例如你说的“佛教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意识创造的,物质不存在,只有意识。”,我前面说了,这个statement本身就不对。南传不讨论这些问题。而后期佛教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其实并没有比西方哲学高到哪里。佛教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四念处,八正道这些技术层面。所以需要讲一下哲学或者是认知论的发展。

又比如你说的业力的逻辑问题,因为你不了解佛教的这些说法是在无我的大前提下谈的,和普通人一样误解了轮回和业力,
佛法说的轮回不是一般人认为的轮回,也就是以为有个“我”在轮回,业果也不是有个“我”在承受,佛法说的无常是刹那无常,生灭不止,
南传里的表述是很直接的: “只有生灭”,和后期唯识里讲的“只有相似相续,没有恒常存在”类似,

佛法说的轮回和业力,可以用多米诺骨牌勉强地打个比方:看起来似乎有个恒常的东西在前进,在运动,其实根本没有,只有生灭而已。
如果一张桌子上连续的红色骨牌全部倒下了,最后一张骨牌触发了下面多张连续的蓝色骨牌的倒下,看上去有个红到蓝的大转变,
类似世俗意义上的从这一生到下一生的转世,而实际不过是另一次生灭而已。每一张蓝牌的倒下是前面一系列红牌倒下的业力成熟的果,
但是其中绝对没有一个恒常不变的东西。所以非要说什么轮回,那我们人人分分秒秒都处在轮回中。

又比如你说的“有一个逻辑问题。认为本世界五蕴皆苦,是一种很负面的看法。把世界的美好都说成泡影,那为什么,世界的苦,就不是泡影了呢?”
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个假设,一是“世界的美好”,佛教大小乘都认为五蕴皆苦,没有什么美好的“世界”,这是你作为凡夫的认知,(但是
上面从基因和进化论角度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世界的美好确实是泡影,不需要佛陀来给你讲,虽然你说你学过心理学,进化论等等,但是从你
问题中的描述看好像没有能够贯通,或者学的都还给老师了。二是泡影说,虚幻说,是后期佛教的说法,南传不这么说。所以这又是一个鸡和鸭讲的东西,

一个人提的问题可以看出他的认知水平,你的问题中关于佛教的部分体现出来的是对佛教各方面的认知都非常肤浅。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当你们在这里讨论佛教的时候,有没有人告诉我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什么?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如果一群人在这里讨论了半天,连佛教最基本的教义都不知道,那你们的这种讨论行为本身就是很荒唐的。就是在不懂装懂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其实我能理解你们的心理。这种心理,也属于世人皆傻理论。

你们的想法是,佛教这么多人信,这么多高僧大德,这么多年耕耘的,岂是你一个无名之人能看破的。你看破了,必然是认识肤浅。当然更深刻的你们自己也不知,只是相信必然有更深刻的。

如此而己。

你们为什么不想想,佛教理论为什么要不停修正,经越来越多,后面的否定前面的?

因为佛教的逻辑问题显而易见,我一个无名之人都能看到,高僧大德也能看到。但他们已经上了船,能作的,只能是补船。

如此而已。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主帖就是。
zhangwen72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28 当你们在这里讨论佛教的时候,有没有人告诉我佛教最基本的教义是什么?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主帖是我对佛教基本教义的总结,請人質疑。

你可有?
zhangwen72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36 如果一群人在这里讨论了半天,连佛教最基本的教义都不知道,那你们的这种讨论行为本身就是很荒唐的。就是在不懂装懂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37主帖就是。
你的这些知识来自于哪里?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我毕生学习的一个结果。
zhangwen72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39 你的这些知识来自于哪里?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41 我毕生学习的一个结果。
你学了哪些经?
头像
mrmaja(Tacoma)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26
帖子: 11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0日 12:25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mrmaja(Tacoma)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16 你承认了我所有的论点,但又说这很肤浅。

而你以为深刻的,不过是主流心理学观点。我认为很肤浅。

关键是,我提出的佛教的邏輯问题,你一个也不能解决。
看来你还挺能胡搅蛮缠的,呵呵,我把前面帖子对你的所谓问题的分析再贴一遍

例如你说的“佛教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是意识创造的,物质不存在,只有意识。”,我前面说了,这个statement本身就不对。南传不讨论这些问题。而后期佛教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其实并没有比西方哲学高到哪里。佛教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四念处,八正道这些技术层面。所以需要讲一下哲学或者是认知论的发展。

又比如你说的“有一个逻辑问题。认为本世界五蕴皆苦,是一种很负面的看法。把世界的美好都说成泡影,那为什么,世界的苦,就不是泡影了呢?”
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个假设,一是“世界的美好”,佛教大小乘都认为五蕴皆苦,没有什么美好的“世界”,这是你作为凡夫的认知,(但是
上面从基因和进化论角度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世界的美好确实是泡影,不需要佛陀来给你讲,虽然你说你学过心理学,进化论等等,但是从你
问题中的描述看好像没有能够贯通,或者学的都还给老师了。二是泡影说,虚幻说,是后期佛教的说法,南传不这么说。所以这又是一个鸡和鸭讲的东西,

一个人提的问题可以看出他的认知水平,你的问题中关于佛教的部分体现出来的是对佛教各方面的认知都非常肤浅。
头像
hci(海螺子)楼主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444
帖子: 9845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hci(海螺子)楼主 »

金刚经。
zhangwen720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42 你学了哪些经?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41 我毕生学习的一个结果。
我问你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你听说过十二因缘法没有?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17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47金刚经。
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认为金刚经正不正确?
头像
mrmaja(Tacoma)
知名作家
知名作家
帖子互动: 126
帖子: 119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30日 12:25

Re: 佛教是什么?

帖子 mrmaja(Tacoma) »

hci 写了: 2022年 9月 19日 11:11 苦若为泡影,为何要解脱?

解脱何所得的问题,需要解决。
我把前面帖子对你的所谓问题的分析再贴一遍

又比如你说的“有一个逻辑问题。认为本世界五蕴皆苦,是一种很负面的看法。把世界的美好都说成泡影,那为什么,世界的苦,就不是泡影了呢?”

这个问题里面有几个假设,一是“世界的美好”,佛教大小乘都认为五蕴皆苦,没有什么美好的“世界”,这是你作为凡夫的认知,
(但是上面从基因和进化论角度我给你解释了为什么世界的美好确实是泡影,不需要佛陀来给你讲),

虽然你说你学过心理学,进化论等等,但是从你问题中的描述看好像没有能够贯通,或者学的都还给老师了。

二是泡影说,虚幻说,是后期佛教的说法,南传不这么说。所以这又是一个鸡和鸭讲的东西,

一个人提的问题可以看出他的认知水平,你的问题中关于佛教的部分体现出来的是对佛教各方面的认知都非常肤浅。




苦若为泡影,为何要解脱?你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后期大乘佛教里来自于不二论的思想。 Bhikkhu Bodhi (菩提比丘)的下面这篇文章指出从根本佛法角度这是荒谬不经的

Dhamma and Non-duality By Bhikkhu Bodhi
http://www.vipassanadhura.com/nonduality.html

http://fowap.goodweb.net.cn/news/news_v ... wsid=85192

“大乘各派虽有很大的分歧,但都同意要坚持一个论点,那就是声称:生死轮回与涅槃、污染与清净、迷与悟等从根本上说是没有分别的。但从上座部的角度来看,这是荒诞不经的。对大乘来说,实现佛教修道所要达至的觉悟,正是要唤醒此不二论的观点。大乘否决传统的、对立的二元论,因为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由于缺乏任何内在的实质或本质,因此在共性之「空」中,所有主流佛教所安立之各式各样明显相反的现象终于不谋而合:“诸法(现象)皆有一性(One nature),那就是「空性或无性(No-nature)」。“

在巴利文的藏经中,并无发现佛陀的教导有赞成过任何形式的不二论;我想补充一点:也没有发现不二论的观点被含藏于佛语之中。同时,我亦不认为有巴利文的经典提出过二元论,安立一个形而上学的二元论假设,供给知识分子们去认同。我认为佛陀的教导特色,本质上是务实的(Pragmatic),不是思辩的(Speculative)。虽然如此,我想进一步说明,这种务实主义也非全无哲学根据,而是以佛陀所觉悟到的、洞悉到的诸法实相为根据。相对于不二论系统,佛陀不是要发现隐藏于世间经验背后或下面的一个统一原则,相反地,它采用具体的现实生活经验,以当中混乱一片的差异与紧张为它的出发点与框架,从中试图诊断出人类生存的核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因此,佛教修道的指导原则不是最终的统一,而是灭绝苦痛,俾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困境。”
上次由 mrmaja 在 2022年 9月 19日 17:20 修改。
回复

回到 “信仰天地(Be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