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车没有前途。
版主: Softfist
#104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氢能在重载卡车或者公交车这种应用场景比电池好。
Tesla的Semi一直难产,问题就是电池需要1吨多。即使是高压充电,还是太慢。 用氢气就简单一些。
中国不光有氢卡, 还有把内燃机车改成用氢气的。估计马上有一条重载铁路要开始做示范项目了。
Tesla的Semi一直难产,问题就是电池需要1吨多。即使是高压充电,还是太慢。 用氢气就简单一些。
中国不光有氢卡, 还有把内燃机车改成用氢气的。估计马上有一条重载铁路要开始做示范项目了。
#109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你在做梦吧。且不说使用氢气的燃料电池车质量控制和成本迟迟几十年下不来,就单挑出来说需要使用的氢气吧。
2023年夏天我刚去了张家口的给冬奥会供应氢气的两个工厂参观,一个海波儿50%运行,一个属于shell全面停产。然后去了水母名拓的总部和他们的cto见面看到的说的包头工厂就是连设计都没设计好呢,哪里那么快,但是外面牛皮宣传已经很多了。
氢能10年后能有点气候就已经烧高香了。
氢能现在吹的用新能源加上电解槽,但是电解槽PEM based不成熟,碱性电解槽虽然可以停止但是必须保持温度你的碱液还要不断循环腐蚀;同时这些制作过程你需要的氢气纯化过程和隔膜压缩机都不是说停就能停止的。都是一些没有engineering实践的人吹牛画大饼以为可以的。更别提中国现在的政策已经改了不让这些gH2使用电网的电,那就意味着必须用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你以为工厂是自己走路说走就走啊,要基本的工业控制他也必须尽量稳定,然后一群不懂实践的人又提出所谓柔性化工这么个概念,概念一大堆,饼画了无数,画的里面的人自己不少都相信了。
2023年夏天我刚去了张家口的给冬奥会供应氢气的两个工厂参观,一个海波儿50%运行,一个属于shell全面停产。然后去了水母名拓的总部和他们的cto见面看到的说的包头工厂就是连设计都没设计好呢,哪里那么快,但是外面牛皮宣传已经很多了。
氢能10年后能有点气候就已经烧高香了。
氢能现在吹的用新能源加上电解槽,但是电解槽PEM based不成熟,碱性电解槽虽然可以停止但是必须保持温度你的碱液还要不断循环腐蚀;同时这些制作过程你需要的氢气纯化过程和隔膜压缩机都不是说停就能停止的。都是一些没有engineering实践的人吹牛画大饼以为可以的。更别提中国现在的政策已经改了不让这些gH2使用电网的电,那就意味着必须用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你以为工厂是自己走路说走就走啊,要基本的工业控制他也必须尽量稳定,然后一群不懂实践的人又提出所谓柔性化工这么个概念,概念一大堆,饼画了无数,画的里面的人自己不少都相信了。
萧武达 写了: 2024年 1月 24日 20:36 长期看。充电电池车,会被氢能源取代 - 如果土工像搞电池这般搞氢能,早普及了 - 电池车的门槛低
现在,土工的氢能车也快成气候了- 以大型车(公共交通和货运)开道
上次由 newstart 在 2024年 1月 25日 18:36 修改。
叔的话看看就行,叔只是来娱乐的



#111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评估标准不一样。
电池80%就算报废了。 电池并不怕短时间反复浅充浅放,但是怕那种彻底充满然后彻底用完的深度充放电,怕放到那里不太动一个月开那么一次两次。所以一个电池如果买了开的里程不多和开了很多历程的只要时间差不多其实寿命差不多(只要不是一直深度充放电)。你买了一天没用放1年2年就完蛋了。
但是发动机的反倒相反,不怕放到那里时间上的影响少。
电池80%就算报废了。 电池并不怕短时间反复浅充浅放,但是怕那种彻底充满然后彻底用完的深度充放电,怕放到那里不太动一个月开那么一次两次。所以一个电池如果买了开的里程不多和开了很多历程的只要时间差不多其实寿命差不多(只要不是一直深度充放电)。你买了一天没用放1年2年就完蛋了。
但是发动机的反倒相反,不怕放到那里时间上的影响少。
叔的话看看就行,叔只是来娱乐的



#115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我没做梦,氢能门槛高一点,投资不够,但是已经在起步了,大型车已经不少了newstart 写了: 2024年 1月 25日 18:21 你在做梦吧。且不说使用氢气的燃料电池车质量控制和成本迟迟几十年下不来,就单挑出来说需要使用的氢气吧。
2023年夏天我刚去了张家口的给冬奥会供应氢气的两个工厂参观,一个海波儿50%运行,一个属于shell全面停产。然后去了水母名拓的总部和他们的cto见面看到的说的包头工厂就是连设计都没设计好呢,哪里那么快,但是外面牛皮宣传已经很多了。
氢能10年后能有点气候就已经烧高香了。
氢能现在吹的用新能源加上电解槽,但是电解槽PEM based不成熟,碱性电解槽虽然可以停止但是必须保持温度你的碱液还要不断循环腐蚀;同时这些制作过程你需要的氢气纯化过程和隔膜压缩机都不是说停就能停止的。都是一些没有engineering实践的人吹牛画大饼以为可以的。更别提中国现在的政策已经改了不让这些gH2使用电网的电,那就意味着必须用不稳定的风能太阳能,你以为工厂是自己走路说走就走啊,要基本的工业控制他也必须尽量稳定,然后一群不懂实践的人又提出所谓柔性化工这么个概念,概念一大堆,饼画了无数,画的里面的人自己不少都相信了。
这个是认知问题,水到渠成 - 如果和电池车,核聚变一样搞, 成本就下来了,技术就上去了
如果用核聚变的搞法,搞潮汐发电,谁更有前景也说不定
如果充电电池车的市占比达到50%,按照今天的电池技术, 会是一场灾难, 而且更不环保 - 电池的生产和废电池处理,更头疼。
电池车,无非是电池,电机和控制, 后两个其他车也同样, 所以核心是电池, 电池这么久了,花了辣妈多财力物力人力,有根本进步吗
好多年前就有充电电池了, 现在的价格完全因为生产规模,而不是技术进步/革命吧
上次由 萧武达 在 2024年 2月 12日 20:08 修改。
#117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电池这个特性配上自动驾驶就无敌了newstart 写了: 2024年 1月 25日 18:29 评估标准不一样。
电池80%就算报废了。 电池并不怕短时间反复浅充浅放,但是怕那种彻底充满然后彻底用完的深度充放电,怕放到那里不太动一个月开那么一次两次。所以一个电池如果买了开的里程不多和开了很多历程的只要时间差不多其实寿命差不多(只要不是一直深度充放电)。你买了一天没用放1年2年就完蛋了。
但是发动机的反倒相反,不怕放到那里时间上的影响少。
一辆电车可以一年90%的时间都在路上跑
剩下10%在充电和装卸货
一年能跑30-50万迈
一辆车跑3年
就是100多万迈
一迈盈利1块钱
就是100多万盈利
#118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电车光轮胎一项,就把换机油,各种省的钱全部搭进去了
Neil Semel, the owner of a Mercedes EQS, told The Herald that if he had known how often he would be buying tires, he would’ve never bought the car. “If somebody looked at me and said, Mr. Semel, you are going to love this car but in about 7,000 miles you will have to pay 1,400 or 1,500 dollars to replace the tires, I wouldn’t have bought the car,” he said.
Neil Semel, the owner of a Mercedes EQS, told The Herald that if he had known how often he would be buying tires, he would’ve never bought the car. “If somebody looked at me and said, Mr. Semel, you are going to love this car but in about 7,000 miles you will have to pay 1,400 or 1,500 dollars to replace the tires, I wouldn’t have bought the car,” he said.
#119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也不行。发动机放两年大概率坏掉,金属都能融合到一起。至少需要几个月动一下,让润滑油再均匀涂抹一遍。newstart 写了: 2024年 1月 25日 18:29 评估标准不一样。
电池80%就算报废了。 电池并不怕短时间反复浅充浅放,但是怕那种彻底充满然后彻底用完的深度充放电,怕放到那里不太动一个月开那么一次两次。所以一个电池如果买了开的里程不多和开了很多历程的只要时间差不多其实寿命差不多(只要不是一直深度充放电)。你买了一天没用放1年2年就完蛋了。
但是发动机的反倒相反,不怕放到那里时间上的影响少。
上次由 lsheng 在 2024年 1月 25日 19:47 修改。
拿钱发帖带节奏的死全家
#120 Re: 电池车没有前途。
开忒狠了zmz123 写了: 2024年 1月 25日 19:42 电车光轮胎一项,就把换机油,各种省的钱全部搭进去了
Neil Semel, the owner of a Mercedes EQS, told The Herald that if he had known how often he would be buying tires, he would’ve never bought the car. “If somebody looked at me and said, Mr. Semel, you are going to love this car but in about 7,000 miles you will have to pay 1,400 or 1,500 dollars to replace the tires, I wouldn’t have bought the car,” he said.
软件限制加速度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