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低轨卫星确实是马一龙发现的商机
土工没有太多低轨需求,毕竟美帝才是当今日不落,土工没有海外基地,没有环球通信的急迫需求
再过20年可能会有。
版主: Softfist
你鳖空间站就是俄罗斯技术引进,和联盟号一模一样的。扯什么啊。全世界都知道。
Appleplum 写了: 2023年 11月 23日 20:50 土共需要立即启动长九立项了, 最悲观地假设一下,假如星舰的成就也就这样了——只能做到一二级分离、只能做到二级入轨,未来的全箭可回收永远走不通。星舰现在一次也可以近地轨道投射质量250吨。 超过了土共整个空间站吨位。 用来部署太空武器,绝对是遥遥领先。
星舰要实现登月,登火星,现在看起来还是可能性不大, 需要多次加注燃料。 但绝对是个太空霸权超级利器
---------------------------------------------------------------------------------------------------------------------------
(zt 星舰第二次试射的结果:
1、一级33发稳定运行到一二级分离,说明33发并联这条路似乎走得通
2、几个月赶工出来的发射塔喷水系统经受住了考验,下次试射至少不用再花很长时间在维修发射塔上
3、临时改的热分离方案,一二级分离很丝滑,二级6台发动机全都没灭,一直加速到24000km/h,差一丢丢就是入轨速度,说明分离和入轨阶段的大部分问题也已趟通(也许再花次数不多的试射即可搞定)
假如哈,我们最悲观地假设一下,假如星舰的成就也就这样了——只能做到一二级分离、只能做到二级入轨,未来的全箭可回收永远走不通。
就算星舰只能当一次性火箭来用,那也是一个让人类的航天能力大踏步前进的神器:
1、比史上最强火箭的近地轨道投射质量翻番,从土星五号和SLS的100吨+量级提升到250吨甚至猛禽发动机继续迭代、第二级继续加长后的300吨(一次性使用)
2、流水线生产,就算按现在试生产阶段的能力,每个月也能搓一发出来,可以把人类巨型火箭的发射频次从几年一发变成一个月一发,年入轨质量3000多吨,直接把人类的入轨能力提升3倍(相当于全球非spacex入轨能力的10倍)
3、就算当一次性火箭来用,稳定生产后的发射成本毛估也就1-2亿美元一枚,相当于当前火箭单位运价的1/10(1-2亿美元的一次性火箭,一次性使用,投射20多吨 vs 200多吨),也是数量级的进步
注意,以上都是目前spacex基本已经具备的能力,也许到2025年就可以这么玩——24年再炸几次,25年直接边实验边投送第二代、第三代星链卫星,在回收实验成功之前就当一次性火箭用了,能送一堆星链上去也不亏,用自己的商业需求反哺自己的火箭实验
总的来说,星舰这玩意的逆天程度在于——由于其完整版的愿景能将人类的航天投送能力提升几个数量级、把成本降几个数量级
那么就算只能实现一小部分愿景,那也是一个数量级的拔高)

煞笔粉蛆科盲。你怎么不把飞机给搞成一次性的,你说的这些都适用航空。F1450 写了: 2024年 3月 25日 22:09 虽然不是搞航天的,但是从我的角度讲可回收的火箭其实不合理,可回收就需要花宝贵的燃料进行返回,回收就需要对可回收部件进行姿态控制,这可能是整个火箭最难的也是最复杂的部分。这都要花钱和火箭宝贵的空间,回收的火箭需要很长的验证才能再用,可能比做新的都要贵。可回收感觉更像是卖家的宣传。
niceG 写了: 2024年 3月 26日 08:56 逗B, 5G上来后原本1个基站能搞定的区域据说要6个,营销号们还找到其他5G专用的应用落地了吗?就tg的人口密度搞这破烂,和多搞10倍的wifi 哪个合算?
Google 写了: 2024年 3月 26日 09:09 一个连基本物理学都不懂的loser,还评论5G,只配用2G。
兔子是全球通讯最发达的国家,离开城市500公里的乡村,也能享受到5G网络,欧美垃圾小国只配吃屎。
中国电动车迅猛发展,正是受益于5G网和充电桩网络的全国覆盖
欧美加一块不如中国一个省。
niceG 写了: 2024年 3月 26日 09:24 逗比特斯拉开源前进大陆前,tg有过什么鸟电动车吗 除了老头乐。这东西和5g 有什么关系,这东西4g用不了?完全自动驾驶还不是要靠本地?敢用你那破烂5g?
Google 写了: 2024年 3月 26日 09:59 这就是傻逼认知
全球没有5G华为怎么做出来了
电动车原型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不是特斯拉
特斯拉不进中国,早就倒闭了,轮不到成为榜样,而且特斯拉现在电动车销量还不到比亚迪50%,提前20年研发卵用没有。
中国电动车的市场优势是全球领先的电池企业,充电桩网络,发达的电力供应,这些才是中国电动车领先全球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