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ibaraAi 写了: 2024年 9月 4日 13:26
长三角估计各个城市都有自己做肉月饼的老店。起源还真是不知道了,你这考证够仔细~
vladputin说起起源,我就找了找。还没贴完,那两篇网文还列举了光明邨、真老大房、泰康以外的其他名牌,比如新雅粤菜馆、金辰大酒店、西区老大房的月饼。再转过来贴完。我记得去过新雅。
ellemen网文: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果不怕排队的话,挑选人多的那几家,味道总是不会错的。
比如永远在排队的光明邨。这家店的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淮海食堂,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屹立不倒,背后的糕点工夫可想而知。
光明邨的鲜肉月饼可谓是天花板级别,不仅肉馅扎实、调味适中、肉汁饱满,大锅烘烤、铁板两面煎的方式,也更对老上海人的口味。光明邨的拥趸称赞的同时不忘拉踩其他的外行:用烤箱烤出来的胖乎乎的,一点都伐灵的啦。
但也是这种现烙现售的模式,让光明邨的产量受到了限制。即使同时5锅开工,一锅最多只能烙60只,即使限购也一出锅就被买光了。换句话说,想要吃上这款沪上人民心中的顶流鲜肉月饼,至少也要做好排队四小时的心理准备。

(光明邨的店员正在包装鲜肉月饼)
南京路上的真老大房同样历史久远。早在1982年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就获得了市内月饼质量评比的优胜,还被新民晚报报道过销量惊人。
真老大房采用正宗的苏式月饼包制手法,去年制作工艺还被评为“非遗项目”:制油酥、打皮子、卷皮、揪段、包馅,去头烤制,有30年经验的匠人们手工制作,只为保证烤出的月饼汁水足、味道浓郁。
同为老上海人心中“白月光”的,还有泰康食品。泰康的月饼以肉馅好吃闻名,为了肉馅口感,师傅们特意用半冻肉看来体现猪肉本来的鲜美。
不远处的新雅粤菜馆门口,同样排有月饼长队。新雅的月饼保留苏式饼皮,层层起酥,每层都入口即化。这里还会跟紧时代节奏,推出黑松露云腿月饼、鹅肝鲜肉月饼、芝士蔓越莓月饼等新鲜口味。
在一些“老卢湾”心中,距离光明邨不到500米的金辰大酒店的鲜肉月饼更好吃:酥皮薄、内陷分量充足,还用姜汁吊鲜,味道十分鲜美。只不过酒店产量同样有限,且为了减少等候时间,金辰大酒店采用预订销售模式——上门排队是行不通滴。

(金辰大酒店的师傅正在制作鲜肉月饼)
此外还有王家沙、西区老大房等老字号,相比之下排队不长,同样颇有滋味,如果只是想尝个鲜,它们也是不错的。
虎嗅网文:
如果说,淮海路上光明邨、长春和哈尔滨围绕鲜肉月饼所展开的“爱恨情仇”是近二十年的故事,那么,在上海滩另一条著名商业街南京路上,真老大房可谓是成名已久。

2003年中秋节前,真老大房的排队盛况 / 邵剑平 摄
早在1982年,报纸上就报道过,真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在市里的饮食公司月饼质量评比中获得优胜。1986年《新民晚报》的报道称,“该店生产的鲜肉月饼,注重规格质量的严格把关,采用肉糜一律为精瘦腿肉。上市以来,每天销量达三千斤左右。”
2005年的《申江服务导报》上写:“每年的‘月饼季’,此地会出现惊人的全天候‘长龙’,有时甚至会蜿蜒100多米!”
不过在南京路上,真老大房有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泰康。

(大众点评上,网友们喜欢对两家的月饼加以比较)
2011年,《新闻晨报》盘点了沪上老字号的鲜肉月饼“排队指数”。两家不相上下,排队时间都在6小时左右。
这里要悄悄告诉吃瓜群众的是,这两家各有拥趸的食品店其实是“一家人”——都属于泰康食品有限公司。
有人年年去淮海路、南京路排队买月饼,而在西区市民眼里,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才是心头好。真老大房和西区老大房早年师出同门的故事,我们以前“八”过,此处按下不表。这两家的鲜肉月饼也素来齐名,排名座次不相上下。
我们又去翻了翻报纸堆,在真老大房被报道的1982年、1986年,西区老大房也上了报。
“在静安寺‘西区老大房’门口,经常有顾客排队购买出炉鲜肉月饼。一位老伯伯称赞说:‘这里的鲜肉月饼味道鲜,一年四季不断档。’……临近中秋,‘西区老大房’生意更好。九月七日,就卖了一万四千七百多只鲜肉月饼。”
——新民晚报,1982年09月08日,《饼香伴随桂花香》
“静安寺西区老大房今年生产的特色鲜肉月饼,在市烟糖公司评比中名列前茅。”
——新民晚报,1986年09月12日,《这儿的鲜肉月饼受顾客欢迎》
都说“南橘北枳”。去年,我们的老朋友、民间摄影师寿幼森在静安寺看到,西区老大房的鲜肉月饼在自己的“地盘”上照例受到了排队的“礼遇”。而在南京路上大排长队的泰康,把柜台开到西区老大房隔壁,却门庭冷落。

(看到南京路上大受欢迎的泰康在西区老大房隔壁遇冷,寿幼森发了条朋友圈)
看来上海人吃鲜肉月饼,吃的不光是味道,还要吃个名头,吃份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