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
天后请韦方质来却是为铜匦的事。朝会上略微提了一下,群臣听着新鲜,议却还没怎么议。韦方质忙着回户部算钱粮,也没有参与续朝。
天后看座,李隆基摇摇摆摆走来,要韦相抱。
韦方质知道他是要来玩自己的胡子,无可奈何把他抱起来。小孩先大字形扑在怀中,倒也不那么难耐。
上官婉儿招手让宫女把凤尾扇放低,李隆基看见绚丽的孔雀羽降到地上,立刻爬下韦相的膝盖去抓孔雀羽去了。水边逗鸟的皇孙永平郡王李成器、李成义,小公主,全都跑来抓孔雀羽。宫女得了天后点头,一径引着孩子们向山石小径中去。几个嬷嬷跟着。
皇帝李旦含笑道:“孩子们太淘气,冲撞了相爷。”他转头向天后道:“儿臣告退吧?”
天后道:“不急。”她向韦方质道:“适才所议铜匦一事,爱卿怎么看?”
韦方质道:“圣人心忧何事?”
天后道:“刘相与朕计议,尚有两事不明。第一件,如何使百姓开口。第二件,如何使百姓言之有物。爱卿可有什么高见?”
韦方质道:“皇上与上官昭仪想必已经考虑过此事,有什么办法吗?”
李旦笑道:“这可难了!母后若非不得善策,也不会另请相爷入宫。”
上官婉儿笑道:“刚刚三殿下还说呢!区分好人坏人,坏人不许说话!”
韦方质也笑了,“世上上哪儿找纯粹的好人,纯粹的坏人去?如果真分得开,天下就太平了。”
天后道:“不错。着人请太平公主,看看她有什么好主意?”
韦方质低头饮茶,眼观鼻鼻观心。韦家多人位极人臣,家居矜贵讲究,却跟皇家气象不能比。御茶不见得比家中的茶更醇厚润滑,但是冬日雪后能在水边看鹤饮茶,唯有皇家做得到。
牡丹以炭炉围着,冬天也能开花。寻常人家也许知道了也会做,烧不起那么多炭。韦家养得起炭暖牡丹,又没那个巧思妙想,只能拾人牙慧。天后如此特别,连带整个皇室都带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坊间有传言说天后是弥勒佛转世,韦方质不传谣,但也因此奉公守法,对朝政有信心。
天后的声音道:“妍儿有话说吗?”
韦方质抬起头,一个颊上带着小酒涡的明艳女官笑道:“妍儿觉得啊,三殿下说的好人坏人什么的,倒也不无道理。”
这个妍儿挽着倭堕髻,眉眼弯弯,红唇微嘟,肌肤微丰,身披鹊羽氅,手中持着一把银勺。是尚食女官吧?
天后道:“道理在什么地方呢?”
妍儿道:“妍儿瞧御厨中各位师傅烹煮,从没有将食材一股脑儿倒进锅中的。送进来的食材,也总是韭是韭,姜是姜。可知人也类似吧?”
上官婉儿笑道:“韦相才说并没有纯粹的好人坏人,妍儿又要把韭与姜分开了,哦我知道了,你是说那个好人坏人游戏吧?”
妍儿点头道:“是啊!相爷玩过好人坏人游戏吗?人虽然又好又坏,人心里哪些念头是好的,哪些念头是坏的,却是分得开的。就象做菜前拿了一捆蔬菜,姜跟姜放一起,韭跟韭放一起,蒜跟蒜放一起。分得清楚明白了,再来煎炒。”
韦方质欠身道:“老夫孤陋寡闻,还请妍女官明示。”
妍儿瞧瞧天后,又瞧瞧皇帝和上官婉儿,笑道:“这个好人坏人游戏,永平郡王殿下也是玩过的。四个孩子在一起就可以玩了。开始时每个人拈个阄儿,阄上有好人、坏人、提问、回答四项。谁拈到了提问,就问回答者问题。好人就按好人的心思答一遍,坏人就按坏人的心思答一遍,三个人对一下,小孩的回答偏向好人就加一分,偏向坏人就减一分。答到累了再来看看,回答的小孩是个好人啊?还是坏人啊?”
天后笑道:“还真是孩子气。”
皇帝也笑道:“这跟百姓没有关系吧?”
妍儿笑道:“殿下不知道,妍儿玩了这个游戏以后,脑筋转得慢起来了。想到什么,就自己评论说:这是个好念头儿!这是个坏念头儿。嘴巴上就象安了个筛子,好话才说得出来!”
上官婉儿点头道:“我明白妍儿的意思了,如果每个人心里都有个阀门,有利于人的话才说出来,铜匦中的上书就不至于混乱空洞。”
妍儿道:“是啊!拣菜的师傅如果拿到的是干净的菜,韭菜是韭菜,姜是姜,一点泥都没有,直接下锅就可以了。洗都不用洗。”
天后道:“不利于人的,其实朕也不介意听听。”
韦方质清了一下喉咙道:“虽然圣人虚怀若谷,然而提高铜匦上书的质量还是有好处的。妍女官所说,乃是教导百姓三思而后行的法子啊!知道自己起的是坏念头,就会想好念头是什么呢?再取舍一番,不就把同一件事想了三遍?”
妍儿笑道:“可不是嘛!所以一个人问,三个人答,就是三思的意思啊!”
西方也有类似的说法。只不过他们不叫好人坏人,他们叫“天使”,“恶魔”。
关于思辨
版主: kazaawang, wh
#3 Re: 关于思辨
哲学思想不清楚,思维习惯是有的。
你没听过西人常用的三问句?(好像出处是英国,知道的核实下)。这三问句模式是,在说话之前要问自己:
1 Is it Ture?
2 Is it helpful?
3 is it kind?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则闭嘴。
quote=pmsy post_id=5210039 time=1742245037 user_id=14055]
西方很多哲学思想是东方经验的达成路径和细化。三思而后行的思维习惯由什么办法来养成?好人坏人、天使恶魔,对应的哲学思想应该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两分法。
[/quote]
你没听过西人常用的三问句?(好像出处是英国,知道的核实下)。这三问句模式是,在说话之前要问自己:
1 Is it Ture?
2 Is it helpful?
3 is it kind?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则闭嘴。
quote=pmsy post_id=5210039 time=1742245037 user_id=14055]
西方很多哲学思想是东方经验的达成路径和细化。三思而后行的思维习惯由什么办法来养成?好人坏人、天使恶魔,对应的哲学思想应该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和两分法。
[/qu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