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版主: Softfist
#42 Re: 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辽当然不是中国
那也比毛强得多,毛死后几十年都第五代领导人了,还没统一台湾。
那也比毛强得多,毛死后几十年都第五代领导人了,还没统一台湾。
cache 写了: 2025年 3月 20日 01:18 且不说辽当然属于中国,
赵匡胤死后几年他弟弟灭了北汉,
也能算成是赵匡胤统一中国?
按你的这个标准,孙中山也在死后统一了中国?
错了就是错了,你这样狡辩不是更丢脸?
#45 Re: 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你这个历史盲,辽当然属于中国。
契丹人据有幽云地区后,逐步自称“中国”,以华夏为正统。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就有“大辽中国”的说法。
辽还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接续至“中国”的谱系。
1009年,《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
1095年,《永清公主墓志》同样记有辽人为“轩辕黄帝之后”。而《辽史·世表》记载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
无论如何,契丹人认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且系出炎黄,认为自己的政权就是华夏正统。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辽圣宗为此还专作《传国玺诗》称赞此事,之后辽兴宗又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为题策试进士。
道宗册封高丽国王时更是说:“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体现了辽人正统意识的不断强化。
北宋时,辽宋之间互称“南北朝”,君主以一家之兄弟相称。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辽宋互称“南北朝”,即“中国”之南北朝。所以辽兴宗直接就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
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
很明显“一家”即“中国”,“南朝”是中国之南朝,“北朝”系中国的北朝,南北两朝皆为“中国”。
契丹人据有幽云地区后,逐步自称“中国”,以华夏为正统。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就有“大辽中国”的说法。
辽还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接续至“中国”的谱系。
1009年,《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
1095年,《永清公主墓志》同样记有辽人为“轩辕黄帝之后”。而《辽史·世表》记载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
无论如何,契丹人认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且系出炎黄,认为自己的政权就是华夏正统。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辽圣宗为此还专作《传国玺诗》称赞此事,之后辽兴宗又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为题策试进士。
道宗册封高丽国王时更是说:“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体现了辽人正统意识的不断强化。
北宋时,辽宋之间互称“南北朝”,君主以一家之兄弟相称。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辽宋互称“南北朝”,即“中国”之南北朝。所以辽兴宗直接就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
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
很明显“一家”即“中国”,“南朝”是中国之南朝,“北朝”系中国的北朝,南北两朝皆为“中国”。
#46 Re: 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那也是澶渊之盟之后,太祖太宗时期辽妥妥的外国。
cache 写了: 2025年 3月 20日 08:48 你这个历史盲,辽当然属于中国。
契丹人据有幽云地区后,逐步自称“中国”,以华夏为正统。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就有“大辽中国”的说法。
辽还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接续至“中国”的谱系。
1009年,《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
1095年,《永清公主墓志》同样记有辽人为“轩辕黄帝之后”。而《辽史·世表》记载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
无论如何,契丹人认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且系出炎黄,认为自己的政权就是华夏正统。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辽圣宗为此还专作《传国玺诗》称赞此事,之后辽兴宗又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为题策试进士。
道宗册封高丽国王时更是说:“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体现了辽人正统意识的不断强化。
北宋时,辽宋之间互称“南北朝”,君主以一家之兄弟相称。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辽宋互称“南北朝”,即“中国”之南北朝。所以辽兴宗直接就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
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
很明显“一家”即“中国”,“南朝”是中国之南朝,“北朝”系中国的北朝,南北两朝皆为“中国”。
#47 Re: 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
根本没这回事,晋末帝带着玉玺自焚了,辽根本没得到玉玺。
--------------------------------------------------------------------
根本没这回事,晋末帝带着玉玺自焚了,辽根本没得到玉玺。
cache 写了: 2025年 3月 20日 08:48 你这个历史盲,辽当然属于中国。
契丹人据有幽云地区后,逐步自称“中国”,以华夏为正统。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就有“大辽中国”的说法。
辽还以“炎黄子孙”的身份接续至“中国”的谱系。
1009年,《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
1095年,《永清公主墓志》同样记有辽人为“轩辕黄帝之后”。而《辽史·世表》记载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
无论如何,契丹人认定自己为炎黄子孙。自称“中国”且系出炎黄,认为自己的政权就是华夏正统。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辽圣宗为此还专作《传国玺诗》称赞此事,之后辽兴宗又以《有传国宝者为正统赋》为题策试进士。
道宗册封高丽国王时更是说:“朕荷七圣之丕图,绍百王之正统”,体现了辽人正统意识的不断强化。
北宋时,辽宋之间互称“南北朝”,君主以一家之兄弟相称。
澶渊之盟后,辽宋双方致书“皆以南、北朝冠国号之上”(李焘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
辽宋互称“南北朝”,即“中国”之南北朝。所以辽兴宗直接就说辽宋“两朝事同一家”。
辽道宗也明确说辽宋“虽境分二国……而义若一家”。
很明显“一家”即“中国”,“南朝”是中国之南朝,“北朝”系中国的北朝,南北两朝皆为“中国”。
#49 Re: 老毛武不如赵匡胤,文不如曹操,说千古一帝太勉强
辽是否真的获得玉玺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宣称自己拿到了玉玺,
然后以此为由以华夏正统自居。
重要的是它宣称自己拿到了玉玺,
然后以此为由以华夏正统自居。
ridgway 写了: 2025年 3月 20日 08:51 辽太宗入主中原后,从晋末帝手中获得“秦传国玺”,因而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自然也就继承了华夏正统。
--------------------------------------------------------------------
根本没这回事,晋末帝带着玉玺自焚了,辽根本没得到玉玺。
-
-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533
- 帖子: 24066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