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只有外籍学生可以进,高中国际班都是去国外上大学的中国孩子。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版主: kazaawang, wh
#105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严格,搞笑的严格。
我问过一个事:
比如批准的是7月1号出发。如果订机票的时候发现6/30出发的机票便宜一半,能提前出发一天吗?
答案不能,必须严格按批准时间。
我问过一个事:
比如批准的是7月1号出发。如果订机票的时候发现6/30出发的机票便宜一半,能提前出发一天吗?
答案不能,必须严格按批准时间。
MaldiniAC 写了: 2025年 7月 2日 14:11 国内高校现在出国都要网上公示,谁谁谁哪年哪月哪日去哪国干什么,看上去挺严格的,比如去加州开会,日程列出来就是很短,两三天,而不是10来天够你旅游。不知道真正执行起来是不是也那么严格。
x1

#106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美华幼稚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难道要跟你说自己有多成功?
场面上谁不是卖惨
本来今年预计挣300万
结果只挣了260万
于是像美华哭诉亏了40万
美华还真就信了
心中暗喜
出国真是出对了
国内人心里暗笑
这个傻逼。。。
国内大学里混非常挣钱
实用的工科专业 比如材料 能动 这些
非升即走的副研究员一年啥也不干也能分个五六十万
前些年各个大学都在以新校区 科技园 创新园的各种名目大搞房地产
内部价的房子转手一卖就是一两百万
还有各种横向项目
其实就是企业借个名头套取各种补助
那个钱大大的有
在211以上工科混
一年挣不了200万 那只能说明是纯粹的废物点心弱智
人家难道要跟你说自己有多成功?
场面上谁不是卖惨
本来今年预计挣300万
结果只挣了260万
于是像美华哭诉亏了40万
美华还真就信了
心中暗喜
出国真是出对了
国内人心里暗笑
这个傻逼。。。
国内大学里混非常挣钱
实用的工科专业 比如材料 能动 这些
非升即走的副研究员一年啥也不干也能分个五六十万
前些年各个大学都在以新校区 科技园 创新园的各种名目大搞房地产
内部价的房子转手一卖就是一两百万
还有各种横向项目
其实就是企业借个名头套取各种补助
那个钱大大的有
在211以上工科混
一年挣不了200万 那只能说明是纯粹的废物点心弱智
急急如丧家之犬
忙忙似漏网之鱼
忙忙似漏网之鱼
#110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帽子到底是啥?教授?DongshanGe 写了: 2025年 7月 2日 01:44 现在高校筛选的都是密集兑现浅层思考的,难问题不碰,坚城不攻,刷灌水指标积极,这些人已经占据了科研的各级帽子,
象张益唐佩雷尔曼这种长期思考深刻问题的在高校已生态灭绝。
有人说他们上了帽子就会研究深刻问题了,但是长期灌水的根本没有训练到思考深度,打惯了追击战,是打不了攻城战的。
望周知!
#111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钱都让大佬挣了,没帽子没职位你毛都碰不到一根,你知道个dei啊?hahan 写了: 2025年 7月 2日 16:35 美华幼稚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人家难道要跟你说自己有多成功?
场面上谁不是卖惨
本来今年预计挣300万
结果只挣了260万
于是像美华哭诉亏了40万
美华还真就信了
心中暗喜
出国真是出对了
国内人心里暗笑
这个傻逼。。。
国内大学里混非常挣钱
实用的工科专业 比如材料 能动 这些
非升即走的副研究员一年啥也不干也能分个五六十万
前些年各个大学都在以新校区 科技园 创新园的各种名目大搞房地产
内部价的房子转手一卖就是一两百万
还有各种横向项目
其实就是企业借个名头套取各种补助
那个钱大大的有
在211以上工科混
一年挣不了200万 那只能说明是纯粹的废物点心弱智
#114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中国学术圈的“帽子”是指各类人才计划和荣誉称号,主要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等不同层次。以下是常见的学术头衔和人才计划分类:
一、国家级人才计划
千人计划(已优化整合)
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全职回国工作。
青年千人计划(青千):针对40岁以下优秀青年学者,现并入“海外优青”。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通常需杰青级别)。
青年长江学者(青长):38岁以下青年人才。
讲座教授:吸引海外学者短期回国交流。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杰青)
45岁以下,国内公认的“院士预备队”。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优青,小杰青):38岁以下,竞争激烈。
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现统称“海外优青”)
原“青年千人”的延续,面向海外优秀青年学者。
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需先获得杰青等头衔。
青年拔尖人才:35岁以下,支持潜力学者。
百人计划(中科院)
中科院系统引进海内外人才的专项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
团队头衔,需学术带头人(如院士或杰青)领衔。
二、省部级及地方人才计划
省部级杰青/优青
如“北京市杰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
各省领军人才
如上海“东方学者”、广东“珠江学者”、四川“天府峨眉计划”等。
博士后支持计划
“博新计划”(全国优秀博士后创新人才)。
三、青年人才专项
四青人才(青年四大帽子)
青千(海外优青)、青长、优青、青拔(万人计划青年拔尖)。
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
吸引海外博士后回国。
四、其他重要头衔
院士及院士候选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圈最高荣誉)。
院士有效候选人:通常需杰青或长江学者资历。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表彰在科技、教育等领域有突出贡献者。
五、校级人才计划
如清华大学“水木学者”、北京大学“博雅学者”等,各高校自主设立。
#117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我知道一部位的下属单位更加搞笑,申请是5号,临时有事,6号行不行?不行,要重新提前15天申请。
☆ 发自新买提 Android 25.05.07justChat 写了: 2025年 7月 2日 15:28 严格,搞笑的严格。
我问过一个事:
比如批准的是7月1号出发。如果订机票的时候发现6/30出发的机票便宜一半,能提前出发一天吗?
答案不能,必须严格按批准时间。
#118 Re: 来说说国内有多卷
所谓巡视组就是随便看看,关键要看单位老大的勾兑能力。
☆ 发自新买提 Android 25.05.07RJZN 写了: 2025年 7月 2日 11:08 这些事情从来都是半公开的,说瞒上不瞒下都不准确,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都清楚得很,只要别吃相太差捅出篓子来,大家都乐得睁一眼闭一眼。
十年前我在国内某校折腾,隔壁系有个三四个人的组,一个年度报销了80万打印费。第二年巡视组要来,校内审计部门先自查一遍,跟他们说你们tmd复印资料、打印问卷和会议日程怎么用得了80万,赶紧补些材料把故事编圆了。后来他们把其他几个组的人拉进来说是几个组共同的打印开销,还有彩印和平面设计等等,为了方便都拿到一起报了,审计说这还差不多。巡视组后来也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