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弃
希碧波从弘文馆回来,翻箱倒柜找东西。
他兄长北衙禁军侍卫希蓝洋自刎而亡,天后将同为侍卫的希碧波调到弘文馆做校书郎,还没有几天。
屋子有点凌乱,抹布随便搭在凳子上,且有点油腻。希碧波的母亲希洪氏从前很爱收拾,近来发懒,不是做饭打水等必要之事,都做得不上心。室内光线昏暗,窗纸也有日子没换了。
希母放下炊具进屋问道:“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希碧波一边找抹布擦手一边道:“我平日里写的诗文,怎么好象少了几篇?”
希母擦手帮着四下看:“你要找哪样的?”
希父闻声也拄着拐杖进来了:“少了什么?”
希碧波皱眉回想,过了一会儿道:“奇怪,……少了什么竟然记不起来!”
希父叹了口气道:“记不起来的,多半没什么要紧。”
希母直起腰来道:“他终日弄笔墨纸砚,哪一件是要紧的?”
希碧波拿起手边的诗卷掸着道:“阿娘看着都一样,我看着是不一样的。阿爷,您改我的诗了吗?”
希父摇头道:“没有。大郎——你阿兄的诗作我与你娘也都没动。睹物伤情。”
希碧波道:“怪道阿兄卧房很多尘土。”希碧波进屋找东西,惊走了两三只蜘蛛。
希母抹了一下眼眶:“你要收拾就收拾吧!军中不是也让整理他遗作吗!别累着就好。”
希父长叹一声道:“依我说,不要动它。大郎——遗书里说他见神见鬼的,我请教了医生,他很有可能是疯了。如今你又嚷嚷诗被改了。”
希母眼圈红了,“是啊!我们只有你了。——”她眼泪就下来了。
希碧波道:“我真的——我没疯!您看,这首诗它就不是我写的!不是少了,是写的不一样!题目没变,所以我找不出少了什么!”
希父伸手为希母拭泪,一边说:“越说越来劲儿了!你这不是糊涂吗?你阿兄已经栽在诗上头了,你还较真儿!”
希碧波道:“可是这诗写得好!‘有路必有前人走’,我根本写不出来这样的句子!我读给您听!”
希母哽咽道:“孩子,你放过阿爷阿娘吧!听话!咱们仨好好过日子!”
希碧波看阿娘泪眼婆娑,襦衣上沾了块儿油渍,抹泪的手也有干裂。他嘴唇嗫嚅,说不出话来。希父厉声说:“还要说什么?有完没完?”他见希碧波闭了嘴,放缓口气说:“睡觉吧!养足精神睡到天亮。一切都过去了!”
关于放弃
版主: MaLaRabbit
#2 Re: 关于放弃
关于遗失
希碧波近来很苦恼。
希家最大的阴霾——希蓝洋自尽一事还没过去多久,希碧波的公事又出了问题。
希碧波做了校书郎,在弘文馆校理典籍,每校好一本,放在成镜架上等馆丁取走。
希碧波某天进了弘文馆校书间,打开案上的书册,咦,这本是昨日校过的文书啊!
这本文书是宰相韦待价的批文。有官员妻子出轨,愤而斗殴休妻,韦相要将此人从吏部除名。事情不算小,希碧波有印象。墨痕鲜润,摸上去有细茬,是希碧波昨天才誊写的。
他将书册放在成镜架上,去与馆丁说。馆丁在扫落叶。他不识字,门下省送来什么书他照样送进校书间,没有调换。搬文书非常简单,不需要读书人,免得起心思。
希碧波说你是不是把成镜架上的书搬到璧瑕篮里了?成镜架是文书的出口,璧瑕篮是文书的入口。出口是个书架,书架背后的墙壁上是翻板,这个翻板是有锁的。只有馆丁有锁匙。入口是个竹篮,放在翻板吞吐口后面。这个小翻板是单向翻的,文书通过翻板掉进璧瑕篮中,很难再拿回翻板之外。也许校好的书,又送回待校对的篮子,所以希碧波又拿着了。
馆丁说没道理啊!送书和取书在不同时间。送书时到门下省把书搬来,从校书间的板壁外直接投入璧瑕篮的吞吐口。投完就去打扫馆舍。取书时则打开成镜架的翻板,将书带走。送完就该就寝了。
馆丁家中没有放书的地方。他也没有资格到藏书室去读书,取了书不送到藏书室他也没什么用。
门下省-》馆丁-〉璧瑕篮-〉希碧波-》成镜架-〉馆丁-》藏书室
门下省官员批阅文书,有所援引,会由部吏到藏书室取书查阅。查完了会由弘文馆的馆丁送到校书室,由校书郎与馆中其他图书比对,以免使用了有错漏的版本。
门下省的官员大多进士出身,纵不学富五车,也绝非胸无点墨。万卷书都在腹中,他们需要查阅藏书的时候很少。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更多是奏折和高官的批文。官员的奏折存档,全部会经校书郎校对一遍,改正错字,誊写好送进藏书室。不是为了留下官员完美的记录,而是在需要援引先例、查阅存档时,不至于被从前的奏折所误导。
希碧波与韦待价宰相素不相识,涉事官员夫妻及斗殴对象都来自外州,没有利害关系,为什么会被调换呢?
希碧波与馆丁攀谈。馆丁是个老实人,问什么答什么。他是个孤老儿,杨尚书朋友的远亲。希碧波有点疑心文书丢失是因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多问了几句。馆丁因为乏人赡养,被杨尚书荐到弘文馆来做洒扫搬运。当时赡养孤弱的机构尚不完善,官员主动接济帮助朋友的遗孤被视为美德。不止一位官员这样做,礼部偶有旌表。馆丁不入流,薪水不高,养活自己是够的。他不认识杨尚书。杨尚书这样举荐并不出格。杨尚书是夏官尚书,主兵部,与主持吏部的韦待价没什么联系。他是天后的母族,据坊间议论说他谨慎低调,与朝中官员并无摩擦。
如果说是馆丁送错了文书,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从门下省过来,把怀里的书放在璧瑕篮里,再到成镜架那边取出书来,也放在璧瑕篮里,然后再去打扫。理论上可以做得到,但是违反馆丁的习惯。门下省书籍文件很多,馆丁每天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每天来送一趟,取一趟,经年累月,没出过这样的岔子。
那怎么办?门下省昨日的文书在这里,今日该校对的文书都哪儿去了?
馆丁很害怕,说小老儿在此做了十几年了,可别让小老儿把事情丢了!
希碧波也不想丢工作啊!给馆丁一吓,他也不敢查下去了。他本来还要去藏书室,问问他们收没收到誊写稿,这下也不敢问了。
希碧波说老丈你别声张,你每天还照常送书来,某慢慢找。
希碧波近来很苦恼。
希家最大的阴霾——希蓝洋自尽一事还没过去多久,希碧波的公事又出了问题。
希碧波做了校书郎,在弘文馆校理典籍,每校好一本,放在成镜架上等馆丁取走。
希碧波某天进了弘文馆校书间,打开案上的书册,咦,这本是昨日校过的文书啊!
这本文书是宰相韦待价的批文。有官员妻子出轨,愤而斗殴休妻,韦相要将此人从吏部除名。事情不算小,希碧波有印象。墨痕鲜润,摸上去有细茬,是希碧波昨天才誊写的。
他将书册放在成镜架上,去与馆丁说。馆丁在扫落叶。他不识字,门下省送来什么书他照样送进校书间,没有调换。搬文书非常简单,不需要读书人,免得起心思。
希碧波说你是不是把成镜架上的书搬到璧瑕篮里了?成镜架是文书的出口,璧瑕篮是文书的入口。出口是个书架,书架背后的墙壁上是翻板,这个翻板是有锁的。只有馆丁有锁匙。入口是个竹篮,放在翻板吞吐口后面。这个小翻板是单向翻的,文书通过翻板掉进璧瑕篮中,很难再拿回翻板之外。也许校好的书,又送回待校对的篮子,所以希碧波又拿着了。
馆丁说没道理啊!送书和取书在不同时间。送书时到门下省把书搬来,从校书间的板壁外直接投入璧瑕篮的吞吐口。投完就去打扫馆舍。取书时则打开成镜架的翻板,将书带走。送完就该就寝了。
馆丁家中没有放书的地方。他也没有资格到藏书室去读书,取了书不送到藏书室他也没什么用。
门下省-》馆丁-〉璧瑕篮-〉希碧波-》成镜架-〉馆丁-》藏书室
门下省官员批阅文书,有所援引,会由部吏到藏书室取书查阅。查完了会由弘文馆的馆丁送到校书室,由校书郎与馆中其他图书比对,以免使用了有错漏的版本。
门下省的官员大多进士出身,纵不学富五车,也绝非胸无点墨。万卷书都在腹中,他们需要查阅藏书的时候很少。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更多是奏折和高官的批文。官员的奏折存档,全部会经校书郎校对一遍,改正错字,誊写好送进藏书室。不是为了留下官员完美的记录,而是在需要援引先例、查阅存档时,不至于被从前的奏折所误导。
希碧波与韦待价宰相素不相识,涉事官员夫妻及斗殴对象都来自外州,没有利害关系,为什么会被调换呢?
希碧波与馆丁攀谈。馆丁是个老实人,问什么答什么。他是个孤老儿,杨尚书朋友的远亲。希碧波有点疑心文书丢失是因为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多问了几句。馆丁因为乏人赡养,被杨尚书荐到弘文馆来做洒扫搬运。当时赡养孤弱的机构尚不完善,官员主动接济帮助朋友的遗孤被视为美德。不止一位官员这样做,礼部偶有旌表。馆丁不入流,薪水不高,养活自己是够的。他不认识杨尚书。杨尚书这样举荐并不出格。杨尚书是夏官尚书,主兵部,与主持吏部的韦待价没什么联系。他是天后的母族,据坊间议论说他谨慎低调,与朝中官员并无摩擦。
如果说是馆丁送错了文书,最大的可能性是他从门下省过来,把怀里的书放在璧瑕篮里,再到成镜架那边取出书来,也放在璧瑕篮里,然后再去打扫。理论上可以做得到,但是违反馆丁的习惯。门下省书籍文件很多,馆丁每天都不是空着手来的,他每天来送一趟,取一趟,经年累月,没出过这样的岔子。
那怎么办?门下省昨日的文书在这里,今日该校对的文书都哪儿去了?
馆丁很害怕,说小老儿在此做了十几年了,可别让小老儿把事情丢了!
希碧波也不想丢工作啊!给馆丁一吓,他也不敢查下去了。他本来还要去藏书室,问问他们收没收到誊写稿,这下也不敢问了。
希碧波说老丈你别声张,你每天还照常送书来,某慢慢找。
#3 Re: 关于放弃
关于错别字
馆丁走了,希碧波在校书间里团团转。校书郎俸禄不多,希家父母省吃俭用,还在后院种了菜。
如果没了职司,单凭种菜是过不起日子。
当初希蓝洋、希碧波兄弟双双入伍拿了俸禄,父亲希汤一高兴致仕了。致仕后拿半俸,希母无职。不然日子还可以宽裕些。
希蓝洋自尽就让希家父母很抬不起头来,希碧波作为家中唯一的成丁,再出点什么事,那可太对不起父母了!
希碧波房里房外找了一遍,另一位校书郎于子将来了,问他:“找什么呢?“
希碧波不敢告诉他该校的文书不见了,自己校的文书还是昨天那一本,回答说:“看这书架积尘了我抹一抹。”
于子将不疑有他,坐下来忙他的。
希碧波抹了书架,也坐下来佯装看自己面前的书卷。
昨天誊写过了,再看眼熟,一转眼又掠至文末。希碧波与于子将的文书是分开的。于子将比希碧波来得早,看得快,希碧波才来,事务刚刚上手。因此馆丁每天只往希碧波的篮子放一本文书,其余的都归于子将。希碧波看完昨日那本就无事可做了。为了不让于子将看出来,希碧波心里数着数熬时间。
他拿眼角的余光瞄着于子将。于子将与希碧波共处一室,是不是他把文书直接从成镜架放回璧瑕篮里了?为什么呢?
于子将“咄”了一声道:“这一定是韦相爷写的!”
希碧波道:“哪个韦相爷?”
于子将道:“当然是京兆韦氏逍遥公房的韦待价相爷!韦方质和韦思谦相爷何曾笔下出错?等待的待又写成代替的代了!”
希碧波道:“是避讳吧?韦相爷不是名字里有个待字?”
于子将道:“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先辈的尊敬。哪有自己避讳自己的?!”
希碧波忽然想起来,翻开自己手中的书卷,“啊呀!可不是?!我这里也有很多!”
他一直以为韦待价相爷是为了避讳有意把“待”字写成“代”的!
唐初文书靠誊写,一个字有错,校书郎只好整页都重新誊写一遍。希碧波誊写好,重新装订了送到架上去。
誊写后他心虚,又看了一遍。又特别看了看架子,确认不是自己发昏把文书放错了,才回家。
因为丢文书丢官和因为错别字太多丢官哪个好?文书不是希碧波自己丢的,怪别人;错别字是希碧波自己漏看的,怪自己。希碧波觉得还是找到了错别字好一些。
如果是于子将做了手脚,他是好意吧?今天的文书是不是也是他拿的?
晚上回到家,希母又在淌眼泪。希碧波不由自主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娘不用太伤心。”
希母说:“傻孩子!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福?!”
虽然是这么说,希碧波身材高壮,正在年轻。他蹒跚学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哪个妈妈看孩子长大成人没有成就感?希母没了一个儿子希蓝洋,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希碧波吗!就剩下这个,可不能饿着了!她心下稍和,也就揩泪起身去做饭了。
馆丁走了,希碧波在校书间里团团转。校书郎俸禄不多,希家父母省吃俭用,还在后院种了菜。
如果没了职司,单凭种菜是过不起日子。
当初希蓝洋、希碧波兄弟双双入伍拿了俸禄,父亲希汤一高兴致仕了。致仕后拿半俸,希母无职。不然日子还可以宽裕些。
希蓝洋自尽就让希家父母很抬不起头来,希碧波作为家中唯一的成丁,再出点什么事,那可太对不起父母了!
希碧波房里房外找了一遍,另一位校书郎于子将来了,问他:“找什么呢?“
希碧波不敢告诉他该校的文书不见了,自己校的文书还是昨天那一本,回答说:“看这书架积尘了我抹一抹。”
于子将不疑有他,坐下来忙他的。
希碧波抹了书架,也坐下来佯装看自己面前的书卷。
昨天誊写过了,再看眼熟,一转眼又掠至文末。希碧波与于子将的文书是分开的。于子将比希碧波来得早,看得快,希碧波才来,事务刚刚上手。因此馆丁每天只往希碧波的篮子放一本文书,其余的都归于子将。希碧波看完昨日那本就无事可做了。为了不让于子将看出来,希碧波心里数着数熬时间。
他拿眼角的余光瞄着于子将。于子将与希碧波共处一室,是不是他把文书直接从成镜架放回璧瑕篮里了?为什么呢?
于子将“咄”了一声道:“这一定是韦相爷写的!”
希碧波道:“哪个韦相爷?”
于子将道:“当然是京兆韦氏逍遥公房的韦待价相爷!韦方质和韦思谦相爷何曾笔下出错?等待的待又写成代替的代了!”
希碧波道:“是避讳吧?韦相爷不是名字里有个待字?”
于子将道:“避讳是为了表示对先辈的尊敬。哪有自己避讳自己的?!”
希碧波忽然想起来,翻开自己手中的书卷,“啊呀!可不是?!我这里也有很多!”
他一直以为韦待价相爷是为了避讳有意把“待”字写成“代”的!
唐初文书靠誊写,一个字有错,校书郎只好整页都重新誊写一遍。希碧波誊写好,重新装订了送到架上去。
誊写后他心虚,又看了一遍。又特别看了看架子,确认不是自己发昏把文书放错了,才回家。
因为丢文书丢官和因为错别字太多丢官哪个好?文书不是希碧波自己丢的,怪别人;错别字是希碧波自己漏看的,怪自己。希碧波觉得还是找到了错别字好一些。
如果是于子将做了手脚,他是好意吧?今天的文书是不是也是他拿的?
晚上回到家,希母又在淌眼泪。希碧波不由自主地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阿娘不用太伤心。”
希母说:“傻孩子!人都没了,还有什么福?!”
虽然是这么说,希碧波身材高壮,正在年轻。他蹒跚学步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哪个妈妈看孩子长大成人没有成就感?希母没了一个儿子希蓝洋,不是还有一个儿子希碧波吗!就剩下这个,可不能饿着了!她心下稍和,也就揩泪起身去做饭了。
#4 Re: 关于放弃
关于去而复返
希碧波丢了当日的文书,不能不找。第二天清早他硬着头皮去了趟藏书楼。
与后世的大学不同,弘文馆主要是收藏图书的馆舍。藏书楼是弘文馆最大的建筑。学生的课室、休息室、弘文馆官员的官署都环绕着藏书楼。
走进藏书楼,樟木的香气和着尘烟扑面而来。细辨里面又有修补图书用的麝香、花椒香。为了储存大量古籍,藏书楼内必须保持干燥和通风。楼内隔几步挂一香袋,所有窗都垂着布缦。窗对开。有房间储存面粉、书盒、毛刷等用具,以便馆员整理之余修补破损的图书。面粉是做浆糊用的,取水之处另有小门,修补室与藏书室之间有走廊相隔,以免沾湿古籍。
因为图书容易损毁,藏书楼只有馆员能进。来访者可以在引路厅查询目录。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按日期、批阅者、作者排序编号,每天都经由馆丁送进这里。这还是希碧波第一次独自来,他害怕露出端倪,不敢看望自己校对过的书,借了本《鬼谷子拾遗》就匆匆走了。
回到校书室喘口气,一看璧瑕篮里又有文书需要校对了。他取出来一看,吃了一惊!竟然是昨天、前天校对过的!文书上居然还带着藏书楼的编号签!
希碧波撒手把文书丢在案上,书成了精吗!
过一会儿他拿起来,文书安静地躺在手中,散发着墨香。希碧波翻了几下,书页发出沙沙的响声。没有异常!
因为昨天校对发现了别字,不得不誊写,别字在哪一页都还记得,每个字的墨痕如何转折历历在目,案件也一般无二,是官员斗殴休妻。就是那一本!
门外响起脚步声,希碧波一阵慌乱,将文书封面的编号签揭下来塞在怀中,坐好装作在校对。
于子将进来了,哼着曲子把他的璧瑕篮提到书案旁,坐下来开始做事。
希碧波只好把斗殴之事再看一遍。
这官员也有意思,妻子出轨,他不与妻子讲论,跑去与妻子的情人斗殴!
咦?希碧波揉揉眼睛,是“殴”吗?怎么看起来象“欧”呢?
他看了又看,确实是自己写的。希碧波字迹不太整齐,写的虽然是小楷,每个字都有点斜。殴与欧差别很明显,很容易认出来。
他赶紧取出纸张,将这一页又誊写了一遍。写完怎么办?他把小小校书室拾掇了一遍,又坐回来再看。
于子将校对间隙抬头看见希碧波在收拾擦拭,笑道:“让馆丁做吧!贤弟还真是谦逊勤谨!”
希碧波客气了一声,心里发愁。他校对的文书是前日的,送回藏书楼去被发现了怎么办哪?而且今日的文书又丢了!
琢磨了一天,没有结果,到末了只好又把校好的文书送到成镜架上。
于子将已经将他的文书都校对完送到成镜架上了。架上一摞二十几封文书,看起来全是奏折。希碧波只有一本,还是过期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将文书塞进了摞中。成镜架不像璧瑕篮。璧瑕篮有两个,于子将与希碧波每个人一个。成镜架是横架,没有分隔。这样馆丁打开翻板来取文书时一抱就走,非常方便。
希碧波把借的《鬼谷子拾遗》也放进去了。藏书楼的书籍与文书都有特制的标签。文书装在纸袋里,与书籍明显不同,学生、学士、官员借了书或文书,还时不需特别分开,由馆员分类。
封袋时希碧波心中一动,校对好的文书都是由校书郎写好封皮的。到藏书楼馆员按日期编年分类。馆员根据封皮抄写编号签,他不知道希碧波送的是前日的文书。
要不要在封皮上写清楚?希碧波犹豫不决,最后封皮上只写了文书的批阅者、作者,没写日期,与昨天一样。
他回到家中,希洪氏已经将饭菜做好,摆在了案上。希碧波脱下外衣,希洪氏问道:“你胸口怎么鼓囊囊的?”
希碧波想起来,是文书的编号签。昨天的编号签他藏在怀里了,连忙捂住说:“我!——唉!我以后不写诗了!”
常用的诗笺与编号签差不多大。去世的希蓝洋有个习惯,做了诗到处写,不但在纸上写,也在衣服上写,逮着块能写的地方就行。希碧波虽然不至于那么执着,但是兄弟有相像,互相影响。因此希洪氏信以为真,又添愁苦,说:“连绵阴雨,将断不断,这可怎么好!”
希汤咳嗽了一声道:“你阿娘说得是。诗啊,一旦上了瘾,不容易戒掉。戒除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时不时会有反复。”
希碧波忙道:“是!阿爷阿娘说得是!不过这雨下完了,天儿可就大晴了!”
哄乐了爷娘,希碧波回房关上门,取出昨日的编号签。馆员不知道他的文书乃是前天的,因此编号签写的是昨天的日期。今天希碧波文书封皮上又没写日期,馆员又会给文书一份今天的编号签。文书将贮藏在错的栏目中,他年后人看到,就是段错误的历史。
啊!还有纸袋!文书是装在纸袋里送来的。纸袋上有藏书楼的标记!
有标记的纸袋已经丢弃了。校对时要取出文书,丢弃纸袋。校对完装进新纸袋里送去藏书楼。所以有标记的纸袋会被送去造纸浆。只要打扫的馆丁不翻垃圾就不会有人发现。还好!
唉!他心里真想下场大雨!
希碧波丢了当日的文书,不能不找。第二天清早他硬着头皮去了趟藏书楼。
与后世的大学不同,弘文馆主要是收藏图书的馆舍。藏书楼是弘文馆最大的建筑。学生的课室、休息室、弘文馆官员的官署都环绕着藏书楼。
走进藏书楼,樟木的香气和着尘烟扑面而来。细辨里面又有修补图书用的麝香、花椒香。为了储存大量古籍,藏书楼内必须保持干燥和通风。楼内隔几步挂一香袋,所有窗都垂着布缦。窗对开。有房间储存面粉、书盒、毛刷等用具,以便馆员整理之余修补破损的图书。面粉是做浆糊用的,取水之处另有小门,修补室与藏书室之间有走廊相隔,以免沾湿古籍。
因为图书容易损毁,藏书楼只有馆员能进。来访者可以在引路厅查询目录。希碧波校对的文书按日期、批阅者、作者排序编号,每天都经由馆丁送进这里。这还是希碧波第一次独自来,他害怕露出端倪,不敢看望自己校对过的书,借了本《鬼谷子拾遗》就匆匆走了。
回到校书室喘口气,一看璧瑕篮里又有文书需要校对了。他取出来一看,吃了一惊!竟然是昨天、前天校对过的!文书上居然还带着藏书楼的编号签!
希碧波撒手把文书丢在案上,书成了精吗!
过一会儿他拿起来,文书安静地躺在手中,散发着墨香。希碧波翻了几下,书页发出沙沙的响声。没有异常!
因为昨天校对发现了别字,不得不誊写,别字在哪一页都还记得,每个字的墨痕如何转折历历在目,案件也一般无二,是官员斗殴休妻。就是那一本!
门外响起脚步声,希碧波一阵慌乱,将文书封面的编号签揭下来塞在怀中,坐好装作在校对。
于子将进来了,哼着曲子把他的璧瑕篮提到书案旁,坐下来开始做事。
希碧波只好把斗殴之事再看一遍。
这官员也有意思,妻子出轨,他不与妻子讲论,跑去与妻子的情人斗殴!
咦?希碧波揉揉眼睛,是“殴”吗?怎么看起来象“欧”呢?
他看了又看,确实是自己写的。希碧波字迹不太整齐,写的虽然是小楷,每个字都有点斜。殴与欧差别很明显,很容易认出来。
他赶紧取出纸张,将这一页又誊写了一遍。写完怎么办?他把小小校书室拾掇了一遍,又坐回来再看。
于子将校对间隙抬头看见希碧波在收拾擦拭,笑道:“让馆丁做吧!贤弟还真是谦逊勤谨!”
希碧波客气了一声,心里发愁。他校对的文书是前日的,送回藏书楼去被发现了怎么办哪?而且今日的文书又丢了!
琢磨了一天,没有结果,到末了只好又把校好的文书送到成镜架上。
于子将已经将他的文书都校对完送到成镜架上了。架上一摞二十几封文书,看起来全是奏折。希碧波只有一本,还是过期的,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将文书塞进了摞中。成镜架不像璧瑕篮。璧瑕篮有两个,于子将与希碧波每个人一个。成镜架是横架,没有分隔。这样馆丁打开翻板来取文书时一抱就走,非常方便。
希碧波把借的《鬼谷子拾遗》也放进去了。藏书楼的书籍与文书都有特制的标签。文书装在纸袋里,与书籍明显不同,学生、学士、官员借了书或文书,还时不需特别分开,由馆员分类。
封袋时希碧波心中一动,校对好的文书都是由校书郎写好封皮的。到藏书楼馆员按日期编年分类。馆员根据封皮抄写编号签,他不知道希碧波送的是前日的文书。
要不要在封皮上写清楚?希碧波犹豫不决,最后封皮上只写了文书的批阅者、作者,没写日期,与昨天一样。
他回到家中,希洪氏已经将饭菜做好,摆在了案上。希碧波脱下外衣,希洪氏问道:“你胸口怎么鼓囊囊的?”
希碧波想起来,是文书的编号签。昨天的编号签他藏在怀里了,连忙捂住说:“我!——唉!我以后不写诗了!”
常用的诗笺与编号签差不多大。去世的希蓝洋有个习惯,做了诗到处写,不但在纸上写,也在衣服上写,逮着块能写的地方就行。希碧波虽然不至于那么执着,但是兄弟有相像,互相影响。因此希洪氏信以为真,又添愁苦,说:“连绵阴雨,将断不断,这可怎么好!”
希汤咳嗽了一声道:“你阿娘说得是。诗啊,一旦上了瘾,不容易戒掉。戒除的过程也不是一蹴而就,时不时会有反复。”
希碧波忙道:“是!阿爷阿娘说得是!不过这雨下完了,天儿可就大晴了!”
哄乐了爷娘,希碧波回房关上门,取出昨日的编号签。馆员不知道他的文书乃是前天的,因此编号签写的是昨天的日期。今天希碧波文书封皮上又没写日期,馆员又会给文书一份今天的编号签。文书将贮藏在错的栏目中,他年后人看到,就是段错误的历史。
啊!还有纸袋!文书是装在纸袋里送来的。纸袋上有藏书楼的标记!
有标记的纸袋已经丢弃了。校对时要取出文书,丢弃纸袋。校对完装进新纸袋里送去藏书楼。所以有标记的纸袋会被送去造纸浆。只要打扫的馆丁不翻垃圾就不会有人发现。还好!
唉!他心里真想下场大雨!
#5 Re: 关于放弃
关于姻缘
次日希碧波没起床。
希洪氏敲门道:“吃早饭了!吃了好去弘文馆!”
屋子里没声音。希碧波听见了阿娘的召唤,他只是软绵绵的,不想起来。
过会儿希汤拄着拐杖也过来了,“怎么回事?饭都凉了!”
希洪氏道:“病了!”
希汤道:“病了先请个病假,别把校书郎的职位弄丢了!”
希碧波听见阿爷说请病假,忽然来了力气,就坐起来,想说:“阿爷我病了!”一看自己好好的,哪有病的样子?又泄了气。
昨天希碧波又丢了一份文书,把前日文书的编号签拿家里来了。希碧波一整日没做事!
不去弘文馆,没写日期的文书还是在藏书楼中。它贴着错的编号签。借阅的细心人随时会发现问题。
万一上报了,肯定立刻丢官。没了官,怎么过活?兵是没法当了。圣人亲口给调的职位,不能再改回去。经商又没那个灵活劲儿。希碧波长得高壮,可不愿意去做苦力!
希洪氏进来看见儿子呆呆地坐着,探手摸了摸额头。她说:“有点发烧!”
希碧波与希洪氏都知道是在说谎!希碧波好着呢!热是因为还盖着被子。
希汤探头看了,说:“我出去散散步,顺便给儿子请个假。”拄着拐杖出去了。
希洪氏问希碧波:“昨儿出了什么事?”
编号签还在希碧波房中,一旦被希洪氏发现,迟早会问得明白。这么一想家中也不能呆!希碧波说:“没什么,起来晚了!”翻身下床。希洪氏一看儿子起来了,连忙出去,口中说:“饭菜都凉了!得热一下!”
希碧波见阿娘出去了,赶紧关了门掏出编号签来看。希汤常教他们兄弟敬惜字纸,如果丢弃编号签,一定会被爷娘捡回来发现真相。编号签就是希碧波渎职的罪证。
希洪氏在外面弄着锅铲道:“你吃完了再睡一会儿吧!阿爷已经去给你请假,你再去做事馆里的人倒疑惑。”
希碧波答应着,看看房中实在没有藏东西的地方,于是把编号签放在靴筒里,穿上皂靴走出来。
希洪氏看看儿子脸色红润,微觉放心,把饭菜端上桌,口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吃饱了,身体健康,再想别的事。”
希碧波“嗯”了一声,心不在焉。他正在年轻,平时虽然懒散,从没耽误起床。是不是害了相思病啊?
希洪氏道:“儿啊,不论什么时候,好好学习,好好做事都最是要紧。人能自立,与别人能共事,然后再想别的事。”她揩了手进房给儿子叠被子。
希碧波“唔”了一声,大口扒饭。
希洪氏出来道:“别的事也不能不管。姻缘上红线动了,可要告诉阿娘!”
希碧波吃了一惊,忙说:“没动!”
希洪氏会错了意,道:“你在弘文馆,难道见了哪里来的宫女吗?你阿爷说过,弘文馆离皇宫很近了。”
希碧波道:“没有!”
希洪氏道:“阿娘也知道。弘文馆在门下省,虽然离皇宫近,毕竟是在宫城之外。咫尺天涯,哪儿能见到宫女呢?就是见到也没有姻缘啊!”
希碧波已经吃完了,放下筷子道:“是!阿娘你别多想!”
希洪氏收拾着碗筷道:“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街坊的儿子都已经成亲了。趁今天请病假,我带你去见见媒婆,留个八字!”
希碧波忙道:“我请了病假,怎么还能四处走呢!给人看着了,再把职位丢了!”
希洪氏一想也对,道:“你好好在家休息,我去见媒婆。”
希碧波道:“阿娘你别把媒婆带家里来!”
希洪氏把碗泡在水中洗,道:“你好好的活蹦乱跳,媒婆看一看不是更容易帮你找个合适的?”
希碧波道:“唉!阿爷就不该给我请病假,撒这个谎!”
希洪氏道:“你不起床,倒怪阿爷撒谎!你把事情丢了,一家没饭吃,怎么办?”
希汤回来了,看见希碧波已经起来了,很高兴。他伸出手,又缩回来,抱怨说:“大人了,饭米粒儿还挂在脸上,将来娶了媳妇可怎么做规矩?”
希洪氏擦干了手,拿手去揩,口中说:“自己收拾收拾,我去找大媒。你别一副大祸临头的模样儿!是好事!”
次日希碧波没起床。
希洪氏敲门道:“吃早饭了!吃了好去弘文馆!”
屋子里没声音。希碧波听见了阿娘的召唤,他只是软绵绵的,不想起来。
过会儿希汤拄着拐杖也过来了,“怎么回事?饭都凉了!”
希洪氏道:“病了!”
希汤道:“病了先请个病假,别把校书郎的职位弄丢了!”
希碧波听见阿爷说请病假,忽然来了力气,就坐起来,想说:“阿爷我病了!”一看自己好好的,哪有病的样子?又泄了气。
昨天希碧波又丢了一份文书,把前日文书的编号签拿家里来了。希碧波一整日没做事!
不去弘文馆,没写日期的文书还是在藏书楼中。它贴着错的编号签。借阅的细心人随时会发现问题。
万一上报了,肯定立刻丢官。没了官,怎么过活?兵是没法当了。圣人亲口给调的职位,不能再改回去。经商又没那个灵活劲儿。希碧波长得高壮,可不愿意去做苦力!
希洪氏进来看见儿子呆呆地坐着,探手摸了摸额头。她说:“有点发烧!”
希碧波与希洪氏都知道是在说谎!希碧波好着呢!热是因为还盖着被子。
希汤探头看了,说:“我出去散散步,顺便给儿子请个假。”拄着拐杖出去了。
希洪氏问希碧波:“昨儿出了什么事?”
编号签还在希碧波房中,一旦被希洪氏发现,迟早会问得明白。这么一想家中也不能呆!希碧波说:“没什么,起来晚了!”翻身下床。希洪氏一看儿子起来了,连忙出去,口中说:“饭菜都凉了!得热一下!”
希碧波见阿娘出去了,赶紧关了门掏出编号签来看。希汤常教他们兄弟敬惜字纸,如果丢弃编号签,一定会被爷娘捡回来发现真相。编号签就是希碧波渎职的罪证。
希洪氏在外面弄着锅铲道:“你吃完了再睡一会儿吧!阿爷已经去给你请假,你再去做事馆里的人倒疑惑。”
希碧波答应着,看看房中实在没有藏东西的地方,于是把编号签放在靴筒里,穿上皂靴走出来。
希洪氏看看儿子脸色红润,微觉放心,把饭菜端上桌,口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吃饱了,身体健康,再想别的事。”
希碧波“嗯”了一声,心不在焉。他正在年轻,平时虽然懒散,从没耽误起床。是不是害了相思病啊?
希洪氏道:“儿啊,不论什么时候,好好学习,好好做事都最是要紧。人能自立,与别人能共事,然后再想别的事。”她揩了手进房给儿子叠被子。
希碧波“唔”了一声,大口扒饭。
希洪氏出来道:“别的事也不能不管。姻缘上红线动了,可要告诉阿娘!”
希碧波吃了一惊,忙说:“没动!”
希洪氏会错了意,道:“你在弘文馆,难道见了哪里来的宫女吗?你阿爷说过,弘文馆离皇宫很近了。”
希碧波道:“没有!”
希洪氏道:“阿娘也知道。弘文馆在门下省,虽然离皇宫近,毕竟是在宫城之外。咫尺天涯,哪儿能见到宫女呢?就是见到也没有姻缘啊!”
希碧波已经吃完了,放下筷子道:“是!阿娘你别多想!”
希洪氏收拾着碗筷道:“不过你年纪也不小了,街坊的儿子都已经成亲了。趁今天请病假,我带你去见见媒婆,留个八字!”
希碧波忙道:“我请了病假,怎么还能四处走呢!给人看着了,再把职位丢了!”
希洪氏一想也对,道:“你好好在家休息,我去见媒婆。”
希碧波道:“阿娘你别把媒婆带家里来!”
希洪氏把碗泡在水中洗,道:“你好好的活蹦乱跳,媒婆看一看不是更容易帮你找个合适的?”
希碧波道:“唉!阿爷就不该给我请病假,撒这个谎!”
希洪氏道:“你不起床,倒怪阿爷撒谎!你把事情丢了,一家没饭吃,怎么办?”
希汤回来了,看见希碧波已经起来了,很高兴。他伸出手,又缩回来,抱怨说:“大人了,饭米粒儿还挂在脸上,将来娶了媳妇可怎么做规矩?”
希洪氏擦干了手,拿手去揩,口中说:“自己收拾收拾,我去找大媒。你别一副大祸临头的模样儿!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