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想来,人类社会本质上就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自我保护与扩张”的过程。
最开始,人们只是为了生存,后来为了更好保护自己和拥有的东西,选择协作、结盟,形成团体,渐渐变成部落、乡村、城市、国家。
所谓的信任、同情和互惠,其实起初也只是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自身利益和资源罢了。一个人守不住东西,就需要一群人一起守;一群人守不住,就得建立秩序和边界;保护边界久了,就有了军队、法律、国界。
本质上,人类社会一直在用越来越复杂的方式保护和扩大既得利益,只是中间混杂了情感、文化和“意义”的幻影,让我们感觉自己是在追求更伟大的东西。
但回头看,一切依然归于那份最原始的求生与占有欲望。
所以人一个简化自己的生活结构,减少不必要的比较和精神负担,回归本质生活(食物、健康、与自然接触、亲密关系、创造与表达)。
用幽默和松弛心态看待社会游戏规则,不盲从,但也不偏激抵触。
在“幻象”中寻找有意义的真实体验,比如帮助他人、欣赏自然、专注做事时的心流。
人类社会确实复杂且不完美,但我们依然可以选择在其中以较少内耗、更平静的方式去生活。
Highly 写了: 昨天 12:12
视频在下方,说“我们的能量,被看不见的钟摆吸去”。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瓦季姆这个钟摆是说,当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这件事就可以吸取个体成员的能量,类似于寄生虫需要宿主。一个企业,学校,环保慈善机构都可能是钟摆,甚至一个热门话题。钟摆通过制造恐惧和愤怒,来不断控制群体产生强烈的“情绪功能”,滋养自己。
注意一点:越是激烈反对的人,越是花大量时间去研究相关信息,发表长篇大论,这些人反而是钟摆最给力的能量供应者。赢家,则是保持距离,理性使用这个机制的人。好多年前看过的一句华人大妈话:“不点进去看,更不回复,不给她贡献点击率!”至今印象深刻。
所以我最近为啥对政治失去兴趣了?我这人比较惜命,不想被吸走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