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家长的学习经历对小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代数学里,
AxB不一定等于BxA, AxB=BxA只是某些代数的特征。了解了这点你就会明白为啥教材的编辑要求AxB不能写成BxA. 这是在引入commute这个概念前,在实践上使用commute。
版主: Softfist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家长的学习经历对小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代数学里,
AxB不一定等于BxA, AxB=BxA只是某些代数的特征。了解了这点你就会明白为啥教材的编辑要求AxB不能写成BxA. 这是在引入commute这个概念前,在实践上使用commute。
中国的教育越来越低级了
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什么道理, 就是要求答卷的时候谨慎小心, 适合女的
所有的这些改变, 包括数学里把难的部分去除, 都是为了让女的脱颖而出
工具机谈智商, 犹如妓女谈贞操, 哪壶不开提哪壶
呼叫鸡谈造谣, 犹如站街女谈卖淫, 那是行家里手
教材没什么问题。
数学不仅仅是教公式套答案,也要教小朋友思维方式。
美帝管这个叫critical thinking。
所以你要教小朋友怎么思考问题,如何一步步来,至于以后乘法有交换法则,还有其他高级快捷方式,甚至可以用计算器问白妞秘书问ChatGPT,都可以得到答案,哪是以后的问题。
wokao 写了: 2025年 9月 14日 13:38中国的教育越来越低级了
这种东西根本没有什么道理, 就是要求答卷的时候谨慎小心, 适合女的所有的这些改变, 包括数学里把难的部分去除, 都是为了让女的脱颖而出
我们53的小学是这么要求的。看来后来取消了,然后又恢复了而已。

kevlnloop 写了: 2025年 9月 14日 11:51不是新教材的问题,我上小学的时候就是这样要求的。比如每个篮子里面有8个苹果,有3个篮子,一共多少个苹果?
学生只能写:8x3=24(个)
这里8必须在前面。而且单位(个)必须标在答案后面。如果写成: 3x8=24,3放在前面,或者忘记了单位(个),都算错。
对的。以前小学就是这么教的,被乘数和乘数不能搞错。
后来有一阵教改,说无所谓了,随便写。好像语文也有改,比如“的地得”可以不分,同一写成”的”。
现在看来数学是改回去了,不知道语文是不是同步改回去。

littlek 写了: 2025年 9月 14日 13:06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家长的学习经历对小孩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代数学里,
AxB不一定等于BxA, AxB=BxA只是某些代数的特征。了解了这点你就会明白为啥教材的编辑要求AxB不能写成BxA. 这是在引入commute这个概念前,在实践上使用commute。
根本不是。小学乃至初中,有一段时间会专门训练学生A x B = B x A。很多小孩转不过这个弯,学习很困难。
你这是没道理硬找道理。commute 你必须两者都了解以后,才会真正理解。一开始过分强调 A x B 不等于 B x A,毫无帮助,只是给后面教你 A x B = B x A 打下坚实的障碍!
这是循序渐进
先搞清楚乘法是什么,
区分乘数被乘数,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
某段时间内要求这么表达,不是问题
学会以后再说乘法交换律的事儿
就可以不严格要求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