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版接纳所有宗教信仰分享,按照良心发帖。希望不同信仰之间求同存异,共同学习交流以及互相启发。

版主: myelsa

回复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你有没有想过,执着追求“得到智慧,然后用智慧来识得生死的本质,识得自身的佛性,从而摆脱生死的束缚,得到真实的快乐”不也是贪欲吗?

其实追求了半天,那种“不被生死束缚的快乐”就是用某种被称为“悟”的精神状态在心理上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不甘,从而达到一种永生的幻象,就是“不被生死束缚的快乐”啦。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6日 03:05 止贪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智慧,然后用智慧来识得生死的本质,识得自身的佛性,从而摆脱生死的束缚,得到真实的快乐,然而得到智慧的方式不是只有止贪一种,有很多种,有四万八千个法门之多。释迦牟尼佛祖为出家人制定戒律,只是认为止贪是一种可行的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止杀有情众生是减少贪欲的方式。而摆脱生死的束缚不代表一个人死了就摆脱了。如果一个人死了就摆脱了,那佛祖说这么多经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他啰啰嗦嗦的说这么多经干嘛,就是因为只有活人才能用智慧得到解脱,如果人啥都不吃,那不就死掉了。但是这种死掉,只能叫做命尽死,也就是肉身的坏灭,这种死掉的人并没有得到我是谁的真正答案。
佛教最核心的内容是十二因缘法,不是吃不吃饭,杀不杀生。用戒律止住出家人贪欲的目的只是为了让人能集中精力更多的去学习十二因缘法,然后识得自己最本来的面目,也就是我是谁的真正答案。也叫佛性。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整天都关注身外之物,美食华服,金银珠宝,那他就没有更多的心思去学佛了和弘扬佛法了。
不要说小孩子,连成年人有时候都很难理解有人把众生定义为有情无情这两种。这很正常,因为定义不同。这需要逻辑达到一定的能力才能够理解有边界才有意义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明白为啥1+1=2,有很多人会说1+1也可以等于3,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维特根斯坦的哲学逻辑论,因为1+1=2是一个指定的意义,1+1等于几是有边界的,不能无限扩大成等于3,4,5,6,如果扩大成3.4.5.6,那么1+1等于几就没有意义了,这个时候3.4.5.6同样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这样说吧,维特根斯坦所说的逻辑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里所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佛教八正道里的正思维。只有用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也就是用正确的最初的原点才能找到正确的终点,
不要给小孩子讲佛法,因为,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达不到这个深度,但是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知道如何寻找答案的能力,等有了这个能力然后再学佛无论信与不信都不会迷失方向。
释迦牟尼的佛祖的佛法不只是一套空洞的理论,如果人摆脱了生死的束缚不但可以在临命终时预知时至,而且找到了我是谁的真正答案,我听说是非常快乐的,那种不被生死束缚的快乐不是普通人能体会到的。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你怎么知道植物没有灵魂没有情感不会恨?因为它们不会动没法告诉你?植物人可以杀吗?
Calvert21 写了: 2023年 1月 9日 22:12 为什么能吃粮食?植物也有生命啊。

因为,植物有生命但没有灵魂,人和动物都有灵魂。
植物没有情感,不会去恨一个人。人和动物有情感,会恨伤害它的一方。
这种仇恨的情绪和意念会成为一种因果的起因,进而给施害方带来不利的后果。

所以,人可以吃粮食、植物,但尽量不要吃有情感有灵魂的动物,更不能杀生。
头像
Calvert21(如花旋律)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Calvert2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3日 23:49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Calvert21(如花旋律) »

动物、植物是否有灵魂,可以参考下文。这篇作者说的不一定对,但可以拓宽思路。

动物有灵魂吗? - Enhancer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617710 ... /211710912

灵魂说起来好像虚无缥缈的,其实就是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突触之间信息之间的传递,灵魂其实就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是我们今天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那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

换句话说,大脑的存在便决定着你是一个有灵魂的存在,区别只是灵魂的强弱。动物的发展比人落后许多,单大脑结构方面是类似的,有自己的意识有思考(就比如楼主说的狗看见人会摇尾巴啊,或者路上看见车会躲避此类现象),有人可能说这个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是本能,如果没有大脑里思维的支配,动物只靠本能的话,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不会有那么多人性化的体现,所以动物肯定也是有灵魂的。
头像
Calvert21(如花旋律)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Calvert21 的博客
帖子互动: 3
帖子: 306
注册时间: 2022年 11月 13日 23:49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Calvert21(如花旋律) »

我比较认同下面一篇文章中对灵魂的描述和认识。

《四维空间的魔鬼与人类起源》科幻+玄幻小说
https://newmitbbs.com/viewtopic.php?t=103307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Calvert21 写了: 2023年 1月 13日 23:36 动物、植物是否有灵魂,可以参考下文。这篇作者说的不一定对,但可以拓宽思路。

动物有灵魂吗? - Enhancer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617710 ... /211710912

灵魂说起来好像虚无缥缈的,其实就是大脑神经细胞(神经元)突触之间信息之间的传递,灵魂其实就是大脑特定神经细胞的活动。是我们今天说的意识、精神、心理活动,那是大脑生理活动的结果,是物理、化学反应的产物。

换句话说,大脑的存在便决定着你是一个有灵魂的存在,区别只是灵魂的强弱。动物的发展比人落后许多,单大脑结构方面是类似的,有自己的意识有思考(就比如楼主说的狗看见人会摇尾巴啊,或者路上看见车会躲避此类现象),有人可能说这个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是本能,如果没有大脑里思维的支配,动物只靠本能的话,那只是一具行尸走肉,不会有那么多人性化的体现,所以动物肯定也是有灵魂的。
你说的是灵魂的定义,如果灵魂直接就定义成动物的大脑活动,那当然植物没有,那直接就叫不杀动物好了,为什么叫不杀生呢?如果灵魂需要大脑存在,你看我前面的帖了吗?水母是动物,但没有大脑和中枢神经,杀水母为啥也叫杀生呢?本能的力量其实是很强大的,生存就是一种本能,思考其实也是本能,是物种充分利用进化优势的本能。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Calvert21 写了: 2023年 1月 13日 23:45 我比较认同下面一篇文章中对灵魂的描述和认识。

《四维空间的魔鬼与人类起源》科幻+玄幻小说
https://newmitbbs.com/viewtopic.php?t=103307
这个实在太长了,看不动,有没有摘要?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reknaz 写了: 2023年 1月 13日 20:40 你有没有想过,执着追求“得到智慧,然后用智慧来识得生死的本质,识得自身的佛性,从而摆脱生死的束缚,得到真实的快乐”不也是贪欲吗?

其实追求了半天,那种“不被生死束缚的快乐”就是用某种被称为“悟”的精神状态在心理上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不甘,从而达到一种永生的幻象,就是“不被生死束缚的快乐”啦。
是贪欲,如果你真的识得生死的本质,那么智慧也是贪欲,贪欲也是智慧,只是识得生死的本质跟有没有贪欲没有关系。并不是说,没有贪欲就成佛了,这是圆觉经中所讲的四禅病中的灭病,认为灭了贪欲,永断烦恼就是成佛,这是错误的认知。
悟严格的说是识得,认识真正的我是谁。佛祖从来没有讲过佛是一种精神状态,所有认为佛是一种精神状态的都是错的。因为,大般涅磐经中说,佛性之性,常,乐,我,净,有这个“我”字怎么会是精神状态。很多说自己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祖佛法的人整天就高唱,无我,无我,但是他们从来不去认真的学习,,佛教经典《楞伽经》中说要远离二无我。大般涅磐经第二卷寿命品第二中说,因为世间法有常乐我净,故而先说苦空无常无我,让世人远离世间法的常乐我净,然后再让世人学习出间法的常乐我净。
所以,释迦牟尼佛祖不是在说一个境界,一个精神状态,但是他说过一个境界,就是无色界,入这个境界叫做钝根不回向阿罗汉果。但这并不是佛。见于楞严经第九卷。
所以,一定要去猜明白佛祖在讲一个什么东西,是用智慧来猜谜而不是修练境界。这二者差别很大。
头像
eecs_guy(麦兜)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40
帖子: 261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3:29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eecs_guy(麦兜) »

nwleaf 写了: 2022年 10月 26日 18:13 佛教有有情,無情之分。

草木植物有生命,但是沒有情識,沒有自發的活動力,所以在佛教中稱為無情眾生。 有情眾生,指有情識的眾生,即平常所講的動物也包括人和天人,有情眾生有生命,有心識,有情的心識靈妙不可思議,所以稱為神識,和我們平常說的靈魂相似。

佛教中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衆生。

參見這裏: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5219 ... 97732.html
我认为不必这样解释,略显虚伪。

其实,植物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一样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细胞膜上一样有钾离子泵,有钠离子泵,有钙离子泵,跟动物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类似,很微弱,量级要低很多。要知道,这些都是神经电信号的基础,植物的生理过程只是低级一些而已。子非鱼,安知鱼之痛。子非草木,安知草木之痛。

佛教不妨坦诚地承认,教徒在达到无需物质更新和能量补充的境界之前,的确需要通过杀生来获取物质和能量。
Work smart. Play hard.
头像
eecs_guy(麦兜)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40
帖子: 261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3:29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eecs_guy(麦兜) »

eecs_guy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00:31 我认为不必这样解释,略显虚伪。

其实,植物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一样会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细胞膜上一样有钾离子泵,有钠离子泵,有钙离子泵,跟动物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类似,很微弱,量级要低很多。要知道,这些都是神经电信号的基础,植物的生理过程只是低级一些而已。子非鱼,安知鱼之痛。子非草木,安知草木之痛。

佛教不妨坦诚地承认,教徒在达到无需物质更新和能量补充的境界之前,的确需要通过杀生来获取物质和能量。
个人理解,佛教的真义在于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一个字:空。
婆娑世界本不存在,世上发生一切也只是虚妄,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领悟佛教,就要领悟这个空字。

慈悲心,来源于动物对于同构(或类构)生物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同理心、同情心。也就是说,在同构(或类构)生物体受到伤害时,自身也感到痛了。以此种同理心、同情心推广至万物,就是大慈悲心。
Work smart. Play hard.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19日 08:07 是贪欲,如果你真的识得生死的本质,那么智慧也是贪欲,贪欲也是智慧,只是识得生死的本质跟有没有贪欲没有关系。并不是说,没有贪欲就成佛了,这是圆觉经中所讲的四禅病中的灭病,认为灭了贪欲,永断烦恼就是成佛,这是错误的认知。
悟严格的说是识得,认识真正的我是谁。佛祖从来没有讲过佛是一种精神状态,所有认为佛是一种精神状态的都是错的。因为,大般涅磐经中说,佛性之性,常,乐,我,净,有这个“我”字怎么会是精神状态。很多说自己学的是释迦牟尼佛祖佛法的人整天就高唱,无我,无我,但是他们从来不去认真的学习,,佛教经典《楞伽经》中说要远离二无我。大般涅磐经第二卷寿命品第二中说,因为世间法有常乐我净,故而先说苦空无常无我,让世人远离世间法的常乐我净,然后再让世人学习出间法的常乐我净。
所以,释迦牟尼佛祖不是在说一个境界,一个精神状态,但是他说过一个境界,就是无色界,入这个境界叫做钝根不回向阿罗汉果。但这并不是佛。见于楞严经第九卷。
所以,一定要去猜明白佛祖在讲一个什么东西,是用智慧来猜谜而不是修练境界。这二者差别很大。
那这就不解了,既然成佛就是识得生死的本质,和贪欲没什么关系,那还限制人的贪欲干什么?那么如果佛不是一种精神境界,那么佛是神吗?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贪欲是一种本能,因为这种本能人才想得到更多更好,物种才能进化,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都没贪欲了,人类估计还住在山洞里呢。佛祖自己又结婚又生娃的,到头来让和尚们不能婚育,这有点不公平吧,这种观念也有些阻碍人口增长哎。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eecs_guy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00:52 个人理解,佛教的真义在于认识到世界的真相。世界的真相是什么呢?一个字:空。
婆娑世界本不存在,世上发生一切也只是虚妄,根本就没有存在过。
领悟佛教,就要领悟这个空字。

慈悲心,来源于动物对于同构(或类构)生物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同理心、同情心。也就是说,在同构(或类构)生物体受到伤害时,自身也感到痛了。以此种同理心、同情心推广至万物,就是大慈悲心。
认识世界的真相目的是啥呢?其实就是想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产生了永生的幻象。对动物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要是不信佛我认为是慈悲心,但对信佛的人来说,谁能说清是真有慈悲心还是靠慈悲为怀去换取好处。
头像
eecs_guy(麦兜)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40
帖子: 261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03:29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eecs_guy(麦兜) »

reknaz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01:24 认识世界的真相目的是啥呢?其实就是想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于是产生了永生的幻象。对动物的同理心和同情心,要是不信佛我认为是慈悲心,但对信佛的人来说,谁能说清是真有慈悲心还是靠慈悲为怀去换取好处。
认识世界的真相,就是要解决所有哲学都要面临的三个共同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慈悲心是大乘佛教的范畴,大乘佛教希望通过现世的善行来修行。
小乘佛教则是专注于自我的冥想禅定,希望来世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Work smart. Play hard.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eecs_guy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01:43 认识世界的真相,就是要解决所有哲学都要面临的三个共同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儿来,要往哪儿去?
慈悲心是大乘佛教的范畴,大乘佛教希望通过现世的善行来修行。
小乘佛教则是专注于自我的冥想禅定,希望来世去往西方极乐世界。
通过现世的善行修行,其实就是想通过行善换点什么,并不是真的有善心。而来世想去西方极乐世界更是明显通过描述的幻想让人产生 after life 也会快乐的错觉,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x1 图片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34
帖子: 7240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4日 12:17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zhangwen720(中原一把伞) »

reknaz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01:05 那这就不解了,既然成佛就是识得生死的本质,和贪欲没什么关系,那还限制人的贪欲干什么?那么如果佛不是一种精神境界,那么佛是神吗?

其实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贪欲是一种本能,因为这种本能人才想得到更多更好,物种才能进化,生产力才能得到发展,都没贪欲了,人类估计还住在山洞里呢。佛祖自己又结婚又生娃的,到头来让和尚们不能婚育,这有点不公平吧,这种观念也有些阻碍人口增长哎。
希望得到智慧是贪欲,是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比贪图外物要好。得到智慧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戒除贪欲,还有别的方式。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持戒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必须和唯一的方式。你把一种方式理解成了唯一方式。
对于识得生死本质的人来说,贪欲与智慧的本质是一样,但是对于不识得的人来说,贪欲是贪欲,智慧是智慧,各是各的。这就是圆觉经中所说的,业智不能自识,为寿者相(有寿命长短的意思)
识得生死的本质与你谈的那些什么人类发展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就好比你背上长了一个痣,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告诉你你背上有颗痣,然后你就知道了,佛性也是如此。你本有佛性,你不知道,别人告诉你你有佛性,然后你知道了,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佛性,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本西,这跟人类发展有啥关系。
beecha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0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6日 18:04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beechan »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22:13 希望得到智慧是贪欲,是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比贪图外物要好。得到智慧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戒除贪欲,还有别的方式。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
十分之不清楚
因為根本未能說出「还有别的方式」會是甚麼方式。
beecha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0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6日 18:04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beechan »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22:13 希望得到智慧是贪欲,是一种欲望,
豈不是生來白痴, 弱智的....都是佛性十分高?
beecha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0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6日 18:04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beechan »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22:13 。就好比你背上长了一个痣,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告诉你你背上有颗痣,然后你就知道了,佛性也是如此。你本有佛性,你不知道,别人告诉你你有佛性,然后你知道了,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佛性,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本西,这跟人类发展有啥关系。
「佛性」..你說我有..
也要你「看到」我有佛性 (如同看見我有顆痣」才會說罷。
「佛性」也要這個人能「活」出來.
我粗口爛舌, 荒淫, 欺凌...你會不會說我有佛性

守五戒..是表現出佛性的方式
beechan
见习作家
见习作家
帖子互动: 0
帖子: 394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6日 18:04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beechan »

reknaz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13:13 幻想让人产生 after life 也会快乐的错觉,从而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不過, 你也要先問問自己, 人死後有没有afterlife的,
死....是否一切的終結, 人死如煙散。

大部份的宗教信仰都是說死後還有世界.....(只是信不信由你)
為afterlife作些打算, 預備, 猶如打工的會計劃退休後怎生活(大部份人都相信能活到退休罷)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zhangwen720 写了: 2023年 1月 20日 22:13 希望得到智慧是贪欲,是一种欲望,而这种欲望比贪图外物要好。得到智慧的方式并不是只有戒除贪欲,还有别的方式。不知道我表达清楚没有。持戒只是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种必须和唯一的方式。你把一种方式理解成了唯一方式。
对于识得生死本质的人来说,贪欲与智慧的本质是一样,但是对于不识得的人来说,贪欲是贪欲,智慧是智慧,各是各的。这就是圆觉经中所说的,业智不能自识,为寿者相(有寿命长短的意思)
识得生死的本质与你谈的那些什么人类发展的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就好比你背上长了一个痣,你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我告诉你你背上有颗痣,然后你就知道了,佛性也是如此。你本有佛性,你不知道,别人告诉你你有佛性,然后你知道了,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佛性,你知道了你本来所拥有的本西,这跟人类发展有啥关系。
既然得到智慧并不一定非要戒除贪欲,就是说即使杀生也可能成佛了?那为什么还非要求人戒除呢?
实际上杀生的动机来自于人需要吃肉,相当于生存本能,算不上贪欲。不吃肉的小孩很容易因为营养不良夭折。如果识得生死的本质要用不吃肉为代价,那么连生存都会受影响,更不用说人类发展了。没有肉食,人连能思考佛教的脑子都进化不出来。我有什么自己不知道,别人告我就知道了?那别人要是糊弄我呢,我就这么一直被糊弄了?
头像
reknaz(拖把套)楼主
著名点评
著名点评
帖子互动: 117
帖子: 4154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8日 16:40

Re: 小娃问,佛教既然不能杀生

帖子 reknaz(拖把套)楼主 »

beechan 写了: 2023年 1月 21日 11:15 不過, 你也要先問問自己, 人死後有没有afterlife的,
死....是否一切的終結, 人死如煙散。

大部份的宗教信仰都是說死後還有世界.....(只是信不信由你)
為afterlife作些打算, 預備, 猶如打工的會計劃退休後怎生活(大部份人都相信能活到退休罷)
光说有什么用,得能验证才行。
这辈子都在为下辈子预备,那上辈子都干什么去了?
回复

回到 “信仰天地(Bel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