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版主: kazaawang, wh
#42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Costco是越来越贵了,而且停车结账都很麻烦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09:46 Costco便宜的其实只有有机鸡蛋和牛奶,然后一些肉类,其他都很贵,尤其是蔬菜水果都不便宜。然后量很大,你不知不觉就会买很多东西吃,一下子吃出来大胖子。
上个月开始,我开始在Aldi 主要买菜,然后去了Costco买了有机鸡蛋牛奶,一点牛肉,还有一些亚洲零食。结果发现我的生活费节省了$500。
Aldi的东西种类挺丰富的,并且质量不比Costco 差。Aldi的水果蔬菜糕点类都比Costco便宜,并且量少很多,比如说Aaldi 的牛角面包,量少很多但是价格便宜很多,我们一周吃正好,Costco的我们就会浪费最后扔掉。还有cheese,Costco的cheese一块十几刀,很大最后吃不完也只能扔,Aldi小很多就吃了刚好。Aldi的巧克力品种非常丰富,在这里买Dark chocolate 很不错。但是Audi的亚洲零食品种和半成品食物品种要比Costco少很多。
我觉得想要省伙食费,那就不要懒,多跑几个店。
#43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一部分东西还是很便宜,另一部分跟普通商店没区别。
昨天在Costco买到了3块出头18个的鸡蛋(家里冰箱一般就放2个18个装鸡蛋的盒子,所以不买更大包装的,Costco 小包装的只有最便宜这种)。kroger也是这个价,但是所有鸡蛋oos。韩国店有货,12刀。Lidl网上查的价格是5块多
昨天在Costco买到了3块出头18个的鸡蛋(家里冰箱一般就放2个18个装鸡蛋的盒子,所以不买更大包装的,Costco 小包装的只有最便宜这种)。kroger也是这个价,但是所有鸡蛋oos。韩国店有货,12刀。Lidl网上查的价格是5块多
#46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在你的模型里还要考虑油钱,时间,食品质量
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0:38 最完美的组合应该是,
Costco 买鸡蛋牛奶肉类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亚洲零食,半成品包子炒面之类的。
Aldi买水果蔬菜面包零食等。
然后偶尔去中国超市买调料,一些中国零食和肉菜(比如说想吃火锅什么的)
-
- 论坛支柱
VladPutin 的博客 - 帖子互动: 1452
- 帖子: 12851
-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1:12
#48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ALDI对四人以下的小家庭非常友好。扣死扣只适合家里有四个老年痴呆6个小孩的阿三家庭。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09:46 Costco便宜的其实只有有机鸡蛋和牛奶,然后一些肉类,其他都很贵,尤其是蔬菜水果都不便宜。然后量很大,你不知不觉就会买很多东西吃,一下子吃出来大胖子。
上个月开始,我开始在Aldi 主要买菜,然后去了Costco买了有机鸡蛋牛奶,一点牛肉,还有一些亚洲零食。结果发现我的生活费节省了$500。
Aldi的东西种类挺丰富的,并且质量不比Costco 差。Aldi的水果蔬菜糕点类都比Costco便宜,并且量少很多,比如说Aaldi 的牛角面包,量少很多但是价格便宜很多,我们一周吃正好,Costco的我们就会浪费最后扔掉。还有cheese,Costco的cheese一块十几刀,很大最后吃不完也只能扔,Aldi小很多就吃了刚好。Aldi的巧克力品种非常丰富,在这里买Dark chocolate 很不错。但是Audi的亚洲零食品种和半成品食物品种要比Costco少很多。
我觉得想要省伙食费,那就不要懒,多跑几个店。

#49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楼主是会过日子的人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1:19 我比较幸运,离Aldi和Costco都是开车15分钟就到了,但是两个店在不同的方向,如果只去Costco,买菜加开车一共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一周吃喝,很方便,如果去两个店,总共需要花尽三个小时。不过我觉得省$100还是值得的。我薪水可没有版上一些ID高,必须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每个人情况不一样
买提很多杠精存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50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枪战?!不至于吧……从没去walmart买过groceries,只买过日用品。
上次由 wh 在 2025年 1月 12日 12:59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51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家里不是两个人吗 每个去一个方向不行吗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1:19 我比较幸运,离Aldi和Costco都是开车15分钟就到了,但是两个店在不同的方向,如果只去Costco,买菜加开车一共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一周吃喝,很方便,如果去两个店,总共需要花尽三个小时。不过我觉得省$100还是值得的。我薪水可没有版上一些ID高,必须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知道很多人的居住环境以后 我终于明白为啥会有这些想法了
#52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cashback指1%或2%的reward?这个还有上限啊?noktard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0:44 Aldi现在体验越来越好,因为结账机都改成了self checkout,几乎不用排队了。体验最好的是Sams,手机app直接扫描结账,不到1分钟搞定。
Costco在价格上有优势,技术太落后了。必须狂赞它把cashback上限从1000提高到了1250
上次由 wh 在 2025年 1月 12日 13:02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53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我没去过aldi,查了一下,和costco差不多距离,也是两个不同方向。我一般去costco和local grocery store,我们这里costco的牛奶水果蔬菜比本地超市贵,也不如超市的新鲜;肉蛋便宜。也去中国店买中国菜。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1:19 我比较幸运,离Aldi和Costco都是开车15分钟就到了,但是两个店在不同的方向,如果只去Costco,买菜加开车一共大概一个半小时就能搞定一周吃喝,很方便,如果去两个店,总共需要花尽三个小时。不过我觉得省$100还是值得的。我薪水可没有版上一些ID高,必须要精打细算过日子。
#55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oos是organic?gjq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11:53 一部分东西还是很便宜,另一部分跟普通商店没区别。
昨天在Costco买到了3块出头18个的鸡蛋(家里冰箱一般就放2个18个装鸡蛋的盒子,所以不买更大包装的,Costco 小包装的只有最便宜这种)。kroger也是这个价,但是所有鸡蛋oos。韩国店有货,12刀。Lidl网上查的价格是5块多
lidl我也没去过……
#56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out of stock。
星期五下班的时候去kroger,鸡蛋完全卖光,不管是多少钱的。牛奶大多数品种卖光,只剩几桶whole milk和几桶0 fat,我一般买1%-2%的。
星期五下班的时候去kroger,鸡蛋完全卖光,不管是多少钱的。牛奶大多数品种卖光,只剩几桶whole milk和几桶0 fat,我一般买1%-2%的。
#57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简直是扯淡,我只觉得walmart的人比较恐怖,但是即使如此,买你自己的,也没人跟你发生冲突
Aldi的人看起来非常正常
可能是你所处的地方太差
上次由 mondy 在 2025年 1月 12日 13:18 修改。
#59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蔬菜水果能看得清质量的,Aldi凑合,不算特别好,但是会挑的话也不差。肉也类似。
他家的速冻食品尝过几次,后来再也不买了。各种snack,大牌的不便宜,自己牌子的能吃出区别来。
他家的速冻食品尝过几次,后来再也不买了。各种snack,大牌的不便宜,自己牌子的能吃出区别来。
#60 Re: 买菜从Costco换成Aldi后,生活费每周减少$100。
现在就是中国超市都走韩国超市的路子要做成高大上长廊夜话 写了: 2025年 1月 12日 09:58 感觉美国食品价格还是真的便宜,只要不去那些昂贵的超市就行了。什么缺德舅啊,猴父子什么,Costco也不是平民超市,中国超市也挺贵的。
Aldi还有Walmart价格其实都很好,也有不少有机食品的。要想省钱就我这样购物,营养健康花钱也少。
西裔超市是个选择
“Information is power. But like all power, there are those who want to keep it for themselves.” ― Aaron Swartz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
在新水木看到的有哲理的回答
月收入 1 万是个什么样的水平?拿的人能接受,看的人说 “活不下去” 的水平。
可怜的美华。上半辈子折腾美国签证,下半辈子折腾中国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