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版主: CaravelTheMatrixmolen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69
帖子: 26241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61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ridgway »

历史

关于“0”的概念在其它地区很早就有。巴比伦人、古埃及人、玛雅人分别独立发明了“0”[1]。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懂得使用零来避免混淆。玛雅文明最早发明特别字体的“0”。玛雅数字中,“0”以贝壳模样的象形符号代表。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记账时用特别符号来表示“0”,但该符号并未加入到古埃及数字中。

现在使用的“0”的发明则始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特别“0”概念的应用,当时的0在印度表示无(空)的位置。0这个字体的数字是在5世纪由古印度人发明。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约在6世纪初,印度开始使用命位记数法。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婆罗摩笈多说明了0加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提到以命位记数法来进行计算的实例。也有的学者认为,0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产生并得以发展,是因为印度佛教中存在著“绝对无”这一哲学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学家在訪問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期间,将印度的这种记数法介绍给了阿拉伯人,因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数字了。

10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第一部分叙述用印度数字0到9为基础的十进位制四则运算和开平方、开立方的土盘程序。

这套记数法后来又传入西欧地区。由于一些原因,在初引入0这个符号到西方时,曾经引起西方人的困惑,当时西方认为所有数都是可数,而0这个数字会使很多算式、逻辑不能成立[2](如除以0),甚至认为是魔鬼数字,而被禁用[3];直至约公元15、16世纪,0才逐渐给西方人所认同,使西方数学有快速发展。[4]

中国古代的筹算数码中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〦〧 〨 ”。前4世纪,中国数学家已经了解负数和零的概念[5]。1世纪的《九章算术》说:“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段话的大意是“方程相消:遇到同符号系数应相减其数值,遇到异符号系数应相加其数值,正系数遇到没有未知项应取负,负系数遇到没有未知项应取正。”)以上文字里的“无入”通常被数学历史家[谁?]认为是零的概念[来源请求]。当时并没有使用符号来表示零。

李冶《测圆海镜》第十四问用以上符号代表: − 480 − x {\displaystyle -480-x}。

690年时,武则天颁布了则天文字,其中一个字就是“〇”,当时的意义同“星”,代表圆形的星球[6][7]。瞿昙悉达于718年将印度数字“0”引入中国,以此来代替算筹[8][9]。宋代蔡沈《律率新书》中用方格表示空缺。金朝《大明历》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数字[10]。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使用符号“〇”来表示“0”的概念。[11]1248年,李冶《测圆海镜》中也使用了“〇”。

汉字“零”起初并不具有数字“0”的意思。“零”起初表示“零碎”的意思,比如“零头”等。“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数字的引进。“105”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对应,“零”于是具有了“0”的含义。[12][13]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46
帖子: 2625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62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9月 18日 17:23 历史

关于“0”的概念在其它地区很早就有。巴比伦人、古埃及人、玛雅人分别独立发明了“0”[1]。公元前3000年,巴比伦人就已经懂得使用零来避免混淆。玛雅文明最早发明特别字体的“0”。玛雅数字中,“0”以贝壳模样的象形符号代表。古埃及早在公元前2千年就有人在记账时用特别符号来表示“0”,但该符号并未加入到古埃及数字中。

现在使用的“0”的发明则始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特别“0”概念的应用,当时的0在印度表示无(空)的位置。0这个字体的数字是在5世纪由古印度人发明。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约在6世纪初,印度开始使用命位记数法。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婆罗摩笈多说明了0加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提到以命位记数法来进行计算的实例。也有的学者认为,0的概念之所以在印度产生并得以发展,是因为印度佛教中存在著“绝对无”这一哲学思想。公元733年,印度一位天文学家在訪問现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期间,将印度的这种记数法介绍给了阿拉伯人,因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久就取代了在此之前的阿拉伯数字了。

10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第一部分叙述用印度数字0到9为基础的十进位制四则运算和开平方、开立方的土盘程序。

这套记数法后来又传入西欧地区。由于一些原因,在初引入0这个符号到西方时,曾经引起西方人的困惑,当时西方认为所有数都是可数,而0这个数字会使很多算式、逻辑不能成立[2](如除以0),甚至认为是魔鬼数字,而被禁用[3];直至约公元15、16世纪,0才逐渐给西方人所认同,使西方数学有快速发展。[4]

中国古代的筹算数码中没有“零”,遇到“零”就空位。比如“6708”就可以表示为“〦〧 〨 ”。前4世纪,中国数学家已经了解负数和零的概念[5]。1世纪的《九章算术》说:“正负术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这段话的大意是“方程相消:遇到同符号系数应相减其数值,遇到异符号系数应相加其数值,正系数遇到没有未知项应取负,负系数遇到没有未知项应取正。”)以上文字里的“无入”通常被数学历史家[谁?]认为是零的概念[来源请求]。当时并没有使用符号来表示零。

李冶《测圆海镜》第十四问用以上符号代表: − 480 − x {\displaystyle -480-x}。

690年时,武则天颁布了则天文字,其中一个字就是“〇”,当时的意义同“星”,代表圆形的星球[6][7]。瞿昙悉达于718年将印度数字“0”引入中国,以此来代替算筹[8][9]。宋代蔡沈《律率新书》中用方格表示空缺。金朝《大明历》中有“四百〇三”,“三百〇九”等数字[10]。1247年,秦九韶在其著作数书九章中使用符号“〇”来表示“0”的概念。[11]1248年,李冶《测圆海镜》中也使用了“〇”。

汉字“零”起初并不具有数字“0”的意思。“零”起初表示“零碎”的意思,比如“零头”等。“一百零五”的意思是:在一百之外,还有一个零头五。随着数字的引进。“105”读作“一百零五”,“零”字与“0”对应,“零”于是具有了“0”的含义。[12][13]
10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得里面的算法和4世纪孙子算经里面的算法一样,这是十进位制起源于中国的有力证据。《孙子算经》是4世纪的书,这已经领先600年,而且《孙子算经》记录的算法在《九章算数》的时期就已经成型,公元前就有了。
上次由 Caravel 在 2024年 9月 18日 17:49 修改。
原因: 未提供修改原因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46
帖子: 2625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63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9月 18日 17:23

现在使用的“0”的发明则始于印度。公元前2000年,印度最古老的文献《吠陀》已有特别“0”概念的应用,当时的0在印度表示无(空)的位置。0这个字体的数字是在5世纪由古印度人发明。他们最早用黑点“.”表示零,后来逐渐变成了“0”。约在6世纪初,印度开始使用命位记数法。7世纪初印度大数学家婆罗摩笈多说明了0加0是0,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0得任何数。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提到以命位记数法来进行计算的实例。....

10世纪波斯数学家伊本·拉班《印度算术原理》第一部分叙述用印度数字0到9为基础的十进位制四则运算和开平方、开立方的土盘程序。
你不看你自己贴的东西么,印度6世纪才开始用命位记数法, 中国公元前都已经成熟,这尼玛还用争么?这属于铁证如山的东西。
“算筹出现的具体时间无从可考,但是早在中国春秋战国的时期就已普遍使用了。算筹采用的是十进位制的记数方法,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数值也就相应不同,每进一位数值乘10,并且在算筹盘上,以空位表示0。为了不使数字和数位混淆,算筹采用纵式和横式两种方法记数。 中国古代算筹记数,采用十进位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这样纵横交替摆放,就可以摆出任意大的数字来了。孙子算经记载:”

至于0的出现,在古文献里面找点捕风捉影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完整计算规则,不能说明问题。
ridgway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569
帖子: 26241
注册时间: 2022年 9月 25日 16:11

#64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ridgway »

铁证如山的东西,为啥中国教科书都不写?土鳖反华辱华吗?什么商高定理杨辉三角土鳖可都是很积极的在抢credit的。

Caravel 写了: 2024年 9月 18日 17:59 你不看你自己贴的东西么,印度6世纪才开始用命位记数法, 中国公元前都已经成熟,这尼玛还用争么?这属于铁证如山的东西。
“算筹出现的具体时间无从可考,但是早在中国春秋战国的时期就已普遍使用了。算筹采用的是十进位制的记数方法,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数值也就相应不同,每进一位数值乘10,并且在算筹盘上,以空位表示0。为了不使数字和数位混淆,算筹采用纵式和横式两种方法记数。 中国古代算筹记数,采用十进位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再用纵式……这样纵横交替摆放,就可以摆出任意大的数字来了。孙子算经记载:”

至于0的出现,在古文献里面找点捕风捉影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完整计算规则,不能说明问题。
Caravel楼主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646
帖子: 26257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65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Caravel楼主 »

ridgway 写了: 2024年 9月 18日 19:59 铁证如山的东西,为啥中国教科书都不写?土鳖反华辱华吗?什么商高定理杨辉三角土鳖可都是很积极的在抢credit的。
看吴文俊的文章就知道了,在数学史届已经形成共识了,写进教科书就是迟早得问题。
FoxMe(令狐)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154
帖子: 5530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6日 16:46

#66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FoxMe(令狐) »

我早说过,古印度数学是差生抄作业,阿拉伯数学是昭武九姓从唐朝学去的
mjridgway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50
帖子: 3035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7日 10:33

#67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mjridgway »

迟早是多久?宇宙毁灭也是迟早的事。
Caravel 写了: 2024年 9月 18日 20:10 看吴文俊的文章就知道了,在数学史届已经形成共识了,写进教科书就是迟早得问题。
头像
verdelite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帖子互动: 994
帖子: 2384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1日 23:33

#68 Re: 本版考证出来几个事实

帖子 verdelite »

mjridgway 写了: 2024年 9月 19日 07:23 迟早是多久?宇宙毁灭也是迟早的事。
例如几年之内。
回复

回到 “史海钩沉(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