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0:24成名以前两个人同舟共济不在话下
...
诺奖领奖谁前谁后,这个也就是一次性的。真正出问题是李政道找伯恩斯坦写文章给纽约客,杨振宁很害怕伯恩斯坦这个外人春秋笔法,最后彻底闹翻。
是那个伯恩斯坦主动自己要写的吧。
他本人也是物理学家,当时和李政道关系更近。
伯恩斯坦这种傻逼,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不出东西来,(靠采访)去写别人的八卦,结果毁了两个中华英才的合作
版主: Softfist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0:24成名以前两个人同舟共济不在话下
...
诺奖领奖谁前谁后,这个也就是一次性的。真正出问题是李政道找伯恩斯坦写文章给纽约客,杨振宁很害怕伯恩斯坦这个外人春秋笔法,最后彻底闹翻。
是那个伯恩斯坦主动自己要写的吧。
他本人也是物理学家,当时和李政道关系更近。
伯恩斯坦这种傻逼,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不出东西来,(靠采访)去写别人的八卦,结果毁了两个中华英才的合作

行观曰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2:22是那个伯恩斯坦主动自己要写的吧。
他本人也是物理学家,当时和李政道关系更近。
伯恩斯坦这种傻逼,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不出东西来,(靠采访)去写别人的八卦,结果毁了两个中华英才的合作
纽约客很喜欢搞八卦
当初抹黑丘成桐的也是纽约客
行观曰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2:22是那个伯恩斯坦主动自己要写的吧。
他本人也是物理学家,当时和李政道关系更近。
伯恩斯坦这种傻逼,自己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不出东西来,(靠采访)去写别人的八卦,结果毁了两个中华英才的合作
原文链接:
A Question of Parity
By Jeremy Bernstein
May 5, 1962

感觉纽约客很喜欢整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黑材料
杨李是他们拆散的
数学皇帝丘成桐也是他们写的
难怪奥本海默提醒老杨,杨李合作内情没必要让外人知道。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 ... 0_1-16.htm
许多人都认为,而且他们两人也并没有否认的是,造成他们两人关系正式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是1962年5月12日出现在美国《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的作者伯恩斯坦是杨振宁和李政道都认识的一位物理学家,在哈佛大学得到博士以后,又在欧洲和美国访问了几年。1961年暑假他在日内瓦欧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访问,碰巧和李政道成为邻居,伯恩斯坦因为打网球扭伤了脚踝,所以在搭李政道便车时和李政道认识。那时候李政道已经和杨振宁得到诺贝尔奖,伯恩斯坦在谈话中了解到杨、李合作的许多事情,最后他鼓起勇气向李政道提议,说他要写一篇关于李和杨科学合作的文章,李政道同意了。
杨振宁说他当时就对此事感到十分不妥,因为伯恩斯坦和他只是认识,而和李则已是亲密的朋友。他意识到李也许要借伯恩斯坦的文章,来歪曲他和李的关系和合作经过。可是他又无法和李谈及此事。结果伯恩斯坦只访问了他一两次,而李则经常和伯恩斯坦接触会谈。
结果伯恩斯坦这篇叫做《宇称的问题》的文章,刊登在《纽约客》杂志的“人物侧写”栏目中,文章刊出以后,非常成功。伯恩斯坦也因为这篇文章一举成名,后来虽然还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学校里教物理,但是却成为许多著名杂志的作家,写了许多通俗科学的文章。

行观曰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2:43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 ... 0_1-16.htm
许多人都认为,而且他们两人也并没有否认的是,造成他们两人关系正式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是1962年5月12日出现在美国《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的作者伯恩斯坦是杨振宁和李政道都认识的一位物理学家,在哈佛大学得到博士以后,又在欧洲和美国访问了几年。1961年暑假他在日内瓦欧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访问,碰巧和李政道成为邻居,伯恩斯坦因为打网球扭伤了脚踝,所以在搭李政道便车时和李政道认识。那时候李政道已经和杨振宁得到诺贝尔奖,伯恩斯坦在谈话中了解到杨、李合作的许多事情,最后他鼓起勇气向李政道提议,说他要写一篇关于李和杨科学合作的文章,李政道同意了。
杨振宁说他当时就对此事感到十分不妥,因为伯恩斯坦和他只是认识,而和李则已是亲密的朋友。他意识到李也许要借伯恩斯坦的文章,来歪曲他和李的关系和合作经过。可是他又无法和李谈及此事。结果伯恩斯坦只访问了他一两次,而李则经常和伯恩斯坦接触会谈。
结果伯恩斯坦这篇叫做《宇称的问题》的文章,刊登在《纽约客》杂志的“人物侧写”栏目中,文章刊出以后,非常成功。伯恩斯坦也因为这篇文章一举成名,后来虽然还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学校里教物理,但是却成为许多著名杂志的作家,写了许多通俗科学的文章。
越看越像伯恩斯坦是故意接近李政道
目的就是写这篇文章

Caravel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2:39感觉纽约客很喜欢整中国杰出科学家的黑材料
杨李是他们拆散的
数学皇帝丘成桐也是他们写的难怪奥本海默提醒老杨,杨李合作内情没必要让外人知道。
张一糖也是它们写的

行观曰 写了: 2025年 10月 24日 22:43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 ... 0_1-16.htm
许多人都认为,而且他们两人也并没有否认的是,造成他们两人关系正式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也许是1962年5月12日出现在美国《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那篇文章的作者伯恩斯坦是杨振宁和李政道都认识的一位物理学家,在哈佛大学得到博士以后,又在欧洲和美国访问了几年。1961年暑假他在日内瓦欧洲粒子研究中心(CERN)访问,碰巧和李政道成为邻居,伯恩斯坦因为打网球扭伤了脚踝,所以在搭李政道便车时和李政道认识。那时候李政道已经和杨振宁得到诺贝尔奖,伯恩斯坦在谈话中了解到杨、李合作的许多事情,最后他鼓起勇气向李政道提议,说他要写一篇关于李和杨科学合作的文章,李政道同意了。
杨振宁说他当时就对此事感到十分不妥,因为伯恩斯坦和他只是认识,而和李则已是亲密的朋友。他意识到李也许要借伯恩斯坦的文章,来歪曲他和李的关系和合作经过。可是他又无法和李谈及此事。结果伯恩斯坦只访问了他一两次,而李则经常和伯恩斯坦接触会谈。
结果伯恩斯坦这篇叫做《宇称的问题》的文章,刊登在《纽约客》杂志的“人物侧写”栏目中,文章刊出以后,非常成功。伯恩斯坦也因为这篇文章一举成名,后来虽然还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学校里教物理,但是却成为许多著名杂志的作家,写了许多通俗科学的文章。
傻逼,无聊的文人,因为稿费,毁了两个中华英才:
‘‘‘’’’
他给普林斯顿的大家长奥本海默看此校样。奥本海默于是出面来说,杨、李科学合作的内情,不必要公开去发表,他叫伯恩斯坦不要发表这篇文章,但是伯恩斯坦已经领了《纽约客》杂志的稿费,而且都花在交女朋友上面,所以文章非发表不可。
‘‘‘’’’
行观曰 写了: 2025年 10月 25日 01:18傻逼,无聊的文人,因为稿费,毁了两个中华英才:
‘‘‘’’’
他给普林斯顿的大家长奥本海默看此校样。奥本海默于是出面来说,杨、李科学合作的内情,不必要公开去发表,他叫伯恩斯坦不要发表这篇文章,但是伯恩斯坦已经领了《纽约客》杂志的稿费,而且都花在交女朋友上面,所以文章非发表不可。
‘‘‘’’’
可见,杨振宁最早是尽力想把李杨的矛盾分歧消灭在萌芽状态的
一个傻逼 无聊的文人, 在边上煽风点火,添油加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