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176810 ... 287341241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有。十九世纪发现能量守恒后,太阳的能量来源和残余发光时间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当时物理学家对太阳能量来源的猜想主要集中在引力。1841 年,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和医生尤利乌斯·冯·迈尔提出太阳的热来自坠入太阳的小天体释放的能量。按迈尔的计算,维持太阳当前的温度需要的小天体的量会让五万年后从地球上观测到的太阳直径比十九世纪观测到的多 1 角秒,太阳可能不断流失与坠入量相当的物质来维持长期稳定。迈尔算出化学能、自转减速等无法支持太阳持续放热。
1853 年,苏格兰物理学家沃特斯顿独立提出太阳的热来自从太阳系外飞来并坠入太阳的小天体,他估计维持太阳当前的温度需要的小天体的量会每年将太阳半径堆大五米。1854 年,威廉·汤姆森(后来的开尔文勋爵)提出类似的小天体坠落供能假说,并反驳了引力之外的两种解释(太阳有极热的初始态、太阳上在进行剧烈化学反应)。汤姆森估计太阳当前的状态不能维持超过 30 万年,并在 1859 年尝试将这假说与水星近日点进动联系起来。
1854 年,亥姆霍兹提出太阳在缓慢地收缩,引力能转换为光和热。汤姆森在 1862 年接受了引力收缩的想法,将小天体坠落加热太阳放在了遥远的过去,对太阳持续发光时间的估计改为至多 1 亿到 5 亿年。迈尔用引力收缩解释地球内部的热,但他不认为这适合解释太阳。按亥姆霍兹的计算,太阳可能已经这样发光约 2300 万年,并将继续这样发光约 1700 万年。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一直没观测到大量小天体坠入太阳,学者们普遍接受当前坠入太阳的小天体的量不足以支持太阳当前的温度。引力收缩放热成为主要的假说。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教科书称太阳的能源问题已经被引力收缩放热假说解决。引力收缩放热的问题之一是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显示地球生物需要比上述估计更持久的太阳照射,而且亮度不能太低。十九世纪末的进化生物学家一般认为太阳至少已经发光一亿年。当时的天文学家也没有全盘接受这种假说。一些学者考虑了能够加热太阳的未知过程,包括而不限于一些光从太空辐射回来、某种不可见的物质在流入太阳。许多学者还是喜欢构建能够永远发光的太阳。
1896 年,贝克勒尔发现了放射性。1898 年,卢瑟福发现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从那时到二十世纪初,少数学者尝试用太阳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来延长估计的太阳发光时间。1904 年,卢瑟福本人也提出放射性可以解决太阳发光时间不够地球生物用的问题。题目谈到的“核物理完善之后”可能高估了核物理的发展程度。当前解释太阳的氕聚变还使用了量子力学。
19世纪物理学对太阳能量来源的解释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军事天地(Milit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