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答案其实很简单
意识其实就是一段程序,满足几个条件
1. 在一段时间内continuously run,有自己的clock也就是内部时间。这个很好实现。
2. 第二个有一些sensor是能sense外部世界
3. 他内部有一个内部潜在空间,他的神经网络可以把sense input model成一个自我和外部世界。
目前大模型可以很容易做到1,2勉强可以做到,但是3还是做不到,所以不能算是有意识。意识是生物体在生存竞争里面发展出来的,为了是避免被吃掉。入门未必需要很复杂的神经网络。当然对世界Model的越精准,意识和智能水平越高。
意识的起源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STEM
2. 是这样,没意义。世界就是依据算法运转着。“我”或者意识的产生不一定是基于生存需要。一个有意识的蚂蚁是很惨的。很多情况为了生存延续的话,无意识更好。
3. 意识有遗传和轮回性。每个人的意识里都有祖先的意识。所以的确是特别的。
因为无法精确控制,就不是你的,这有点道理,但是不是严密的逻辑。你的归你的,特朗普的归特朗普的,凯撒的归凯撒。
所以聋哑人的意识和普通人的不一样。华人和英国人也不一样,因为语言机制不同。聋哑人智能通过其他感觉的信号来构建类似语言的机制。比如手势语也是语言。黑猩猩都能学会手势语。如果聋哑人从来不学任何交流的方式,他如何有意识?
难道猿猴就没有意识?
蜜蜂都应该有意识,不要说猿猴
语言和声音也不是一回事。心声也是语言。
本身意识这个词就没有很好的定义,但是大的边界还是有的。
比如意识不是反应,智能不是功能。
viewtopic.php?p=4926345#p4926345
首先,工厂直接生产,进行培训,培训输入的信息一样,但是出厂后任务不同,起名字不同,比如2号,3号。
第二,直接分叉。把每个机器人编号,比如1号,在2026年1月25日分叉,成为1/2026_01_25A,1/2026_01_25B,这样。每一个都是独立的人格。
你说的什么多少年了,机器没有意识这个问题。这么多年来,最近才终于实现了机器的神经元数量超过一千亿,才达到人脑级别。所以要从最近开始,再干个1年足以。
如果死了意识还存在,那么现在以硬件为基础的人工智能是不能产生真正意识的。
因为还没认清意识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