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D

个人精华贴收藏

中国纳税人的钱花到哪裡去了?传70%“养”公务员

SOD
中国纳税人的钱花到哪裡去了?传70%“养”公务员
文章来源: Newtalk 于 2024-03-04 09:01: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9465 次)A- A A+


日前许志永发起的“新公民运动”被控“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支持者于法庭外拉布条抗议。(资料照片) 图:达志影像 / 路透社


3日,社群媒体“X”(前推特)传出中国民众于北京西单中友百货门口,拉红布条要求中国政府财政公开的视频。经查证后,此视频源于“中国新公民运动”,2013年3月31日,袁冬、张宝成、马新立、侯欣四人在北京西单广场,督促中国中国政府官员公布财产的诉求,非近日消息。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每况愈下,中国独立时评人与民众更加关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

旅美资深财经评论者蔡慎坤,于 X发表对中国财政问题的看法:

“与已开发国家相比,中国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裡去了? 西方已开发国家用钱最多的是医疗、科技、文化和教育,也就是老百姓需要的地方。 而中国财政的 70% 被行政部门吃皇粮的花掉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无数的行政单位,也包括妇联、共青团、侨领、国安等。 总之,纳税人交的钱都被用于统治、镇压、监视、限制、欺凌纳税人了。 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是这个用途很难看。

2023 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 21 兆元,支出达 27.46 兆元,财政赤字 6.46 兆元! 2022 年财政收入为 28.16 兆元,财政支出 37.12兆元,财政支出超出收入 8.96 兆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的 2020 年,疫情肆虐的 2020 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 18 兆 亿,而财政支出接近 25 万亿,也就是说,一年多花了近 7 兆! 人们原本以为,十年反腐,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财政将有丰厚的盈馀。 没想到财政收入年年成长,财政却越来越困难。


有一年两会期间,来自陝西的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对人口规模低于 10 万人的小县实施合併。 李冬玉提到行政成本畸高、公共基础设施浪费极大等问题,例如县级行政区划设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公检法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配套建设办公场所和科教体文 卫等基础设施,财政供养人员和基础建设每年都需大量财政支出。 李冬玉举例说,某县常住人口 3.02 万,地方财政收入 3,661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5 亿元,行政事业及社会组织 150 馀个,财政供养人员 6,000 馀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为1:5。

财政供养人员比为 1:5! 够惊悚吧! 中国广义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有多少一直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依照国家公务员局早前的数据,从2011 年起,公务员总数才达到 702.1 万,2013 年 717.1 万人,2014 年 720 万。 后来乾脆不报了,而实际上除了这 700 多万,还有参公人员 1300 万,事业编制人员 3100 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达到 4000 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人靠纳税人供养,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党政机关的庞大规模,也使得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

原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前参事任玉岭曾说:“西汉时官民比例为 1:7945,唐朝为 1:2927,明朝为 1:2299,清朝是 1:911。即使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的 1:67 和十多年前的 1:40 相比,而现在吃皇粮者所佔比重攀升之快,可谓史无前例,令人堪忧!”

长久以来,官民供养比例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官方和学界往往各说各话。 40 多年来政府进行过数轮机构改革,试图把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精减下来,但每一次努力,都遭遇到强力的反弹。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财政来支付个人收入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 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党政群机关人员,主要供职于党委、人大、政府、政法机关、政协、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等机构;各类事业单位人员,供职于教育、 科学研究、卫生等许多领域;第三种是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advertisement


财政部在 2012 年出版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中揭露的数据显示,到 2009 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员为 5,392.6 万人。 这些是有公务员编制或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大批准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庞大的辅警和全国70 万个村级干部以及 20 万个社区干部,村级干部和社区 干部纳入财政经费也是过去 10 年的事,新增财政供养人员至少 300 万人。

财政部国库司早年编写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5400 万的财政供养人员,在职 3815.24 万人,离休退休人员 1391.35 万人,其他人员 185.98 万人。 而现在时隔 15 年后,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恐怕己经是秘密! 至于庞大的财政支出究竟花在什么地方? 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 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帐。”

蔡慎坤于文末点出,赋税重官吏多是历史上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信号,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导致“财政供养人员暴增”以及“财政支岀困难”,无效率的管理机制更让民众无所适从。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军事天地(Military)

共 33 条评论

  1. hhcare
    hhcare

    其实普通中产一年能省下多少?

    中国收入低活得下去,
    美国收入低就得卖房卖车, 第二年就死翘翘了。
  2. Sususu
    Sususu

    尼玛还有节日年货打在小票上。1450还能再搞笑一点么?
  3. Sususu
    Sususu

    1450又在编。可惜露馅了。一边说2014就退休了。一边2021还在作报告。尼玛给1450的经费都喂了狗了?
  4. hhcare
    hhcare

    SOD 写了: 2024年 3月 4日 18:45 中国纳税人的钱花到哪裡去了?传70%“养”公务员
    文章来源: Newtalk 于 2024-03-04 09:01: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9465 次)A- A A+


    日前许志永发起的“新公民运动”被控“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支持者于法庭外拉布条抗议。(资料照片) 图:达志影像 / 路透社


    3日,社群媒体“X”(前推特)传出中国民众于北京西单中友百货门口,拉红布条要求中国政府财政公开的视频。经查证后,此视频源于“中国新公民运动”,2013年3月31日,袁冬、张宝成、马新立、侯欣四人在北京西单广场,督促中国中国政府官员公布财产的诉求,非近日消息。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每况愈下,中国独立时评人与民众更加关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

    旅美资深财经评论者蔡慎坤,于 X发表对中国财政问题的看法:

    “与已开发国家相比,中国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裡去了? 西方已开发国家用钱最多的是医疗、科技、文化和教育,也就是老百姓需要的地方。 而中国财政的 70% 被行政部门吃皇粮的花掉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无数的行政单位,也包括妇联、共青团、侨领、国安等。 总之,纳税人交的钱都被用于统治、镇压、监视、限制、欺凌纳税人了。 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是这个用途很难看。

    2023 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 21 兆元,支出达 27.46 兆元,财政赤字 6.46 兆元! 2022 年财政收入为 28.16 兆元,财政支出 37.12兆元,财政支出超出收入 8.96 兆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的 2020 年,疫情肆虐的 2020 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 18 兆 亿,而财政支出接近 25 万亿,也就是说,一年多花了近 7 兆! 人们原本以为,十年反腐,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财政将有丰厚的盈馀。 没想到财政收入年年成长,财政却越来越困难。


    有一年两会期间,来自陝西的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对人口规模低于 10 万人的小县实施合併。 李冬玉提到行政成本畸高、公共基础设施浪费极大等问题,例如县级行政区划设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公检法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配套建设办公场所和科教体文 卫等基础设施,财政供养人员和基础建设每年都需大量财政支出。 李冬玉举例说,某县常住人口 3.02 万,地方财政收入 3,661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5 亿元,行政事业及社会组织 150 馀个,财政供养人员 6,000 馀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为1:5。

    财政供养人员比为 1:5! 够惊悚吧! 中国广义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有多少一直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依照国家公务员局早前的数据,从2011 年起,公务员总数才达到 702.1 万,2013 年 717.1 万人,2014 年 720 万。 后来乾脆不报了,而实际上除了这 700 多万,还有参公人员 1300 万,事业编制人员 3100 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达到 4000 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人靠纳税人供养,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党政机关的庞大规模,也使得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

    原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前参事任玉岭曾说:“西汉时官民比例为 1:7945,唐朝为 1:2927,明朝为 1:2299,清朝是 1:911。即使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的 1:67 和十多年前的 1:40 相比,而现在吃皇粮者所佔比重攀升之快,可谓史无前例,令人堪忧!”

    长久以来,官民供养比例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官方和学界往往各说各话。 40 多年来政府进行过数轮机构改革,试图把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精减下来,但每一次努力,都遭遇到强力的反弹。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财政来支付个人收入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 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党政群机关人员,主要供职于党委、人大、政府、政法机关、政协、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等机构;各类事业单位人员,供职于教育、 科学研究、卫生等许多领域;第三种是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advertisement


    财政部在 2012 年出版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中揭露的数据显示,到 2009 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员为 5,392.6 万人。 这些是有公务员编制或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大批准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庞大的辅警和全国70 万个村级干部以及 20 万个社区干部,村级干部和社区 干部纳入财政经费也是过去 10 年的事,新增财政供养人员至少 300 万人。

    财政部国库司早年编写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5400 万的财政供养人员,在职 3815.24 万人,离休退休人员 1391.35 万人,其他人员 185.98 万人。 而现在时隔 15 年后,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恐怕己经是秘密! 至于庞大的财政支出究竟花在什么地方? 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 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帐。”

    蔡慎坤于文末点出,赋税重官吏多是历史上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信号,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导致“财政供养人员暴增”以及“财政支岀困难”,无效率的管理机制更让民众无所适从。


    说实话, 你考虑没有, 在美国你交多少税,
    医疗教育得到多少?

    中国比美国好一百倍。
  5. ukuh
    ukuh

    中国人要养党,政还有橡皮图章三套班子
  6. Jack12345
    Jack12345

    Bush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01:04 李保民退休福利这么高?

    图片
  7. cellcycle1
    cellcycle1

    SOD 写了: 2024年 3月 4日 18:45 中国纳税人的钱花到哪裡去了?传70%“养”公务员
    文章来源: Newtalk 于 2024-03-04 09:01: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19465 次)A- A A+


    日前许志永发起的“新公民运动”被控“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支持者于法庭外拉布条抗议。(资料照片) 图:达志影像 / 路透社


    3日,社群媒体“X”(前推特)传出中国民众于北京西单中友百货门口,拉红布条要求中国政府财政公开的视频。经查证后,此视频源于“中国新公民运动”,2013年3月31日,袁冬、张宝成、马新立、侯欣四人在北京西单广场,督促中国中国政府官员公布财产的诉求,非近日消息。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每况愈下,中国独立时评人与民众更加关注中国政府的财政支出。

    旅美资深财经评论者蔡慎坤,于 X发表对中国财政问题的看法:

    “与已开发国家相比,中国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裡去了? 西方已开发国家用钱最多的是医疗、科技、文化和教育,也就是老百姓需要的地方。 而中国财政的 70% 被行政部门吃皇粮的花掉了: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无数的行政单位,也包括妇联、共青团、侨领、国安等。 总之,纳税人交的钱都被用于统治、镇压、监视、限制、欺凌纳税人了。 可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只是这个用途很难看。

    2023 年中国财政收入突破 21 兆元,支出达 27.46 兆元,财政赤字 6.46 兆元! 2022 年财政收入为 28.16 兆元,财政支出 37.12兆元,财政支出超出收入 8.96 兆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爆发的 2020 年,疫情肆虐的 2020 年,中国财政收入超过 18 兆 亿,而财政支出接近 25 万亿,也就是说,一年多花了近 7 兆! 人们原本以为,十年反腐,削减不必要的开支,财政将有丰厚的盈馀。 没想到财政收入年年成长,财政却越来越困难。


    有一年两会期间,来自陝西的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对人口规模低于 10 万人的小县实施合併。 李冬玉提到行政成本畸高、公共基础设施浪费极大等问题,例如县级行政区划设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公检法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配套建设办公场所和科教体文 卫等基础设施,财政供养人员和基础建设每年都需大量财政支出。 李冬玉举例说,某县常住人口 3.02 万,地方财政收入 3,661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5 亿元,行政事业及社会组织 150 馀个,财政供养人员 6,000 馀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为1:5。

    财政供养人员比为 1:5! 够惊悚吧! 中国广义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有多少一直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依照国家公务员局早前的数据,从2011 年起,公务员总数才达到 702.1 万,2013 年 717.1 万人,2014 年 720 万。 后来乾脆不报了,而实际上除了这 700 多万,还有参公人员 1300 万,事业编制人员 3100 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达到 4000 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人靠纳税人供养,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党政机关的庞大规模,也使得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

    原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前参事任玉岭曾说:“西汉时官民比例为 1:7945,唐朝为 1:2927,明朝为 1:2299,清朝是 1:911。即使是同改革开放初期的 1:67 和十多年前的 1:40 相比,而现在吃皇粮者所佔比重攀升之快,可谓史无前例,令人堪忧!”

    长久以来,官民供养比例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但官方和学界往往各说各话。 40 多年来政府进行过数轮机构改革,试图把庞大的财政供养人员精减下来,但每一次努力,都遭遇到强力的反弹。

    所谓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财政来支付个人收入以及办公费用的人员。 在中国,财政供养人员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党政群机关人员,主要供职于党委、人大、政府、政法机关、政协、民主党派及群众团体等机构;各类事业单位人员,供职于教育、 科学研究、卫生等许多领域;第三种是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
    advertisement


    财政部在 2012 年出版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中揭露的数据显示,到 2009 年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地方财政供养人员为 5,392.6 万人。 这些是有公务员编制或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除此之外,还存在大批准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庞大的辅警和全国70 万个村级干部以及 20 万个社区干部,村级干部和社区 干部纳入财政经费也是过去 10 年的事,新增财政供养人员至少 300 万人。

    财政部国库司早年编写的《2009 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5400 万的财政供养人员,在职 3815.24 万人,离休退休人员 1391.35 万人,其他人员 185.98 万人。 而现在时隔 15 年后,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恐怕己经是秘密! 至于庞大的财政支出究竟花在什么地方? 财政供养人员究竟是多少? 这些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帐。”

    蔡慎坤于文末点出,赋税重官吏多是历史上王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信号,机构膨胀带来的权力扩张,导致“财政供养人员暴增”以及“财政支岀困难”,无效率的管理机制更让民众无所适从。
    到一定级别,公务员的 医疗 费用是 普通人的 百倍不止,,
  8. molen
    molen

    Bush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01:04 李保民退休福利这么高?
    这张纸很奇怪

    能吐槽的地方太多了

    退休人,岗位津贴

    工号,1980年开始工作叫聘任,这么多年一直没调动?

    哪个局? 1980年到现在还是一个局,没有改名合并修正升级的实在太少了

    什么叫领导层次? 局的工会主席还是什么?领导还有工号,退休以后还在局的编制?

    还有烟酒,这是怕领导死的不够快么


    退休了还有购房津贴?
  9. minquan
    minquan

    lsheng 写了: 2024年 3月 4日 18:46 胡说八道也得靠谱一点。谁说我的税金用在医疗上了,医疗另有医疗保险。科技是公司出钱,教育要交房产税。中国就不错了,不交房产税,还有那么便宜的大学学费。
    企业交的社保并不进个人账户,说是被挪用了一点都不过分。
  10. G99991
    G99991

    至少几十亿买了刁夶畜大棒槌的书
  11. leecode
    leecode

    笑谈2008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07:25 我想他没有说全国吧?他说的是举例的那个小地方。我们那有一个小镇,没几个人。但居多当官的。一人进去,七大姑八大姨都是生么局长副局长之类的
    一段话,前面的是小镇的结论,后面跟一堆全国的数据。哪有这么写东西的?要么是不会写,要么是要误导别人。要么是蠢,要么是坏。
  12. 笑谈2008
    笑谈2008

    我想他没有说全国吧?他说的是举例的那个小地方。我们那有一个小镇,没几个人。但居多当官的。一人进去,七大姑八大姨都是生么局长副局长之类的
    leecode 写了: 2024年 3月 4日 21:50 姑且不论你的数据哪来的。但一段话里面居然数据打架,这工作也太粗糙了。请问1:5,中国人14亿,那应该供养多少人?


    财政供养人员比为 1:5! 够惊悚吧! 中国广义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有多少一直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依照国家公务员局早前的数据,从2011 年起,公务员总数才达到 702.1 万,2013 年 717.1 万人,2014 年 720 万。 后来乾脆不报了,而实际上除了这 700 多万,还有参公人员 1300 万,事业编制人员 3100 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达到 4000 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人靠纳税人供养,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党政机关的庞大规模,也使得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
  13. madao
    madao

    挺好,养公务猿不比养黑幕三强多了
  14. leecode
    leecode

    就是屎尖上的苍蝇的思维和眼睛,才能这么写东西,这么看东西。“人”是不这么写、看的。
    SOD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00:29 有一年两会期间,来自陝西的政协委员李冬玉提议对人口规模低于 10 万人的小县实施合併。 李冬玉提到行政成本畸高、公共基础设施浪费极大等问题,例如县级行政区划设置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纪检、公检法等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配套建设办公场所和科教体文 卫等基础设施,财政供养人员和基础建设每年都需大量财政支出。 李冬玉举例说,某县常住人口 3.02 万,地方财政收入 3,661 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65 亿元,行政事业及社会组织 150 馀个,财政供养人员 6,000 馀人,财政供养人员比为1:5。

    财政供养人员比为 1:5! 够惊悚吧! 中国广义财政供养人员到底有多少一直处于云山雾绕之中,依照国家公务员局早前的数据,从2011 年起,公务员总数才达到 702.1 万,2013 年 717.1 万人,2014 年 720 万。 后来乾脆不报了,而实际上除了这 700 多万,还有参公人员 1300 万,事业编制人员 3100 万,其他财政供养人员达到 4000 万,也就是说将近一亿人靠纳税人供养,庞大的数字不仅反映了党政机关的庞大规模,也使得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
  15. lahei
    lahei

    SOD 写了: 2024年 3月 6日 01:43 老狗逼子贱逼五毛逼,一个电动车代表销售总额? 旅游代表销售总额?
    吃屎长大的?
    你和射墙去比吃屎,你可能比他能吃

    你个婊子养的liar,懒的查不过去年总销售额是正增长的,电车旅游都是热点代表旺盛的购买欲,存款剧增说明屁民手里有的是钱,这一阵股市又涨回来了你们逼将突然就不每天播报股点了,笑死。你就是屎忽了眼屎蒙了心天天户籍吧勒
  16.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