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eetsister

子女教育

【天马行空·子女教育】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哪个更好?纽约妈妈带娃旅居上海16年,回美之后如是说。

sweetsister
中式教育和美式教育,哪个更好?

最近,一位在上海生活了 16 年的美国妈妈在《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给出了她的答案。

Kaye(化名)是一名美国时装设计师,2006年她搬到上海,为一个时尚品牌工作。本来,她计划只在中国待一年,但后来Kaye被中国的蓬勃发展深深吸引,决定留下来,她的丈夫也放弃了在美国的银行家职业,跟她一起在中国生活。两人都没想到,这一待就是16年。

跟任何新移民一样,Kaye夫妇刚到上海也曾遇到一波文化冲击,尤其是她怀孕后,发现自己越来越大的肚子成了社区保护的“共同财产”:人行道上遇见的路人甲乙丙丁,会不自觉地聊到我的宝宝:“是个男孩,我看得出来”。餐馆会拒绝为我提供冷饮,因为中国人认为热水具有药用价值,能保持阴阳的健康平衡。以致于后来我每次点冰拿铁的时候,都会战战兢兢,担心很难逃过上海街坊开玩笑式的数落。

孩子在中国上学,我惊讶发现她们变化

2008年和2010年,我们在上海生了两个健康的女儿,这时,我们并面临着所有在中国的外籍父母必须面对的难题:究竟是让孩子上价格昂贵的国际学校,还是进入当地公立学校上学,让孩子沉浸在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中?

后来,权衡利弊,他们选择了后者。

一开始,中国式育儿让Kaye感到很惊讶:女孩的中国幼儿园向我们讲授一切,包括我们的女儿应该睡多少个小时,他们应该吃什么,以及他们的最佳体重。

每天早上,所有的学生都排着整齐的队伍做体操,升国旗时唱国歌。

即使在冬天,孩子们也会穿着大衣去上课。教室的窗户通常是打开的,以增加空气流通,防止空气中的传播疾病。

我们有时觉得,我们的孩子好像是借给我们在晚上和周末使用,每个工作日再送回学校。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处开始显现。我们的女儿在学校上思想品德、历史和文化课程,回到家会跟我们讨论自律、正直和尊重长辈的话题。由于学校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了不让老师和同学失望,孩子们会自觉学习,回家后根本不需要我们监督她们完成家庭作业。

美式教育强调孩子的需求和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中式教育强调,只要你服从老师并努力学习你一定可以成功。心跟上同龄人的步伐。归根结底,美式家庭文化,让我们么对孩子要求没那么高。

Kaye欣赏中式教育的另一方面,是对儿童友好的互联网文化,由于限定了年轻人玩在线视频游戏的时间,变相来说,父母操心的事情又少了一件。

回到美国,我想念China

然而,随着在美国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在疫情中没人照顾,2022年,Kaye跟丈夫商量决定搬回美国,在华盛顿特区定居。“在某些方面,我们回到了一个分裂的美国。”

但她回美后遇到的文化冲击,感觉比刚到中国时更强烈,让她无比想念在上海养娃的时光:骑自行车去外滩,吃一盘当地人最爱吃的饺子。

但她特别怀念的是上海安全的街道。“我经常在深夜遛狗。到处都是巡逻的警察,跟美国相比,中国的治安更让人放心,我们的女儿从 11 岁开始就在一个拥有约 2600 万人口的城市里,独自乘坐地铁。“

现在回到美国以后,两个女儿一个初中一个高中,她们坚韧不拔、思想开放、独立自主,在这里茁壮成长。

最近,他们在学校进行了一次防止校园枪手的实弹演习,我们已经开始提高警觉,在这些时候,我发现自己很想念我的上海家长圈的父母们。

Kaye承认,作为一个在中国的美国家长,她学会了欣赏共同价值观,“我认为世界各地的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我们都希望能够安全安心继续工作,做有创意的事情,让我们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和社区。”

养育子女,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必须确定优先次序,并作出艰难的选择。现在是我们相互学习,建立新联系的关键时刻。”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子女教育

共 16 条评论

  1.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我们比较喜欢的是:

    美国教育比较轻松,不搞填鸭式的急功近利

    寓教于乐锻炼身体,不以考试分数为唯一衡量

    whitepaper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21:54 美国的教育到底哪里好啊?
  2. whitepaper
    whitepaper

    美国的教育到底哪里好啊?
  3.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马哲怎么会这么牛?
    lahei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14:27 精华。特别是学了马哲以后俯瞰众生,对,就是你弟
  4. StillWandering
    StillWandering

  5. lahei
    lahei

    rgg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09:23 思想品德、历史和文化, 恰恰是中国教育里糟粕的部分。
    精华。特别是学了马哲以后俯瞰众生,对,就是你弟
  6.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我觉得她强调的是,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的区别,特别是

    美国式的Individualism 和中国式的 Collectivism之间的区别


    code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14:19 她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孩子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点普通人孩子都能得到
  7. code
    code

    中国和美国都是很伟大的国家,不管在哪里,人只要管理好自己注意力,都可以获得国王和神般的幸福生活体验
  8. code
    code

    sweetsister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14:08 华人上有个评论说:

    因为上海对白人很优待,所以这位美国妈妈才会觉得“中式教育”更好

    换一个族裔,比如ABC,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和体验
    她文章里提到的那些孩子中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点普通人孩子都能得到
  9.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华人上有个评论说:

    因为上海对白人很优待,所以这位美国妈妈才会觉得“中式教育”更好

    换一个族裔,比如ABC,可能都不会有这样的待遇和体验

    萧武达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08:15 华人或亚裔妈妈?
  10.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我不纠结。

    就是分享一篇文章。

    StillWandering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08:57 国内是有很好的地方,但价值观洗脑挺可怕
    不过美国也有美国的洗脑,两边都有利有弊,有能力做选择的,只能说你有能力选择,所以你纠结去吧,大部分人没有那么多选择。
  11.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2. rgg
    rgg

    sweetsister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08:07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处开始显现。我们的女儿在学校上思想品德、历史和文化课程,回到家会跟我们讨论自律、正直和尊重
    思想品德、历史和文化, 恰恰是中国教育里糟粕的部分。
  13. StillWandering
    StillWandering

    .
  14.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应该是白人妈妈
    萧武达 写了: 2023年 1月 24日 08:15 华人或亚裔妈妈?
  15. sweetsister
    sweetsister

    这是纽约时报的原文

    https://www.nytimes.com/2023/01/18/opin ... lture.html
  16. 查看全部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