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版主: kazaawang, wh
#1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第一个台湾人,是小时候回家探亲的国民党老兵。因为之前对国民党的印象,只限于在电影电视上被消灭的样子,大家都想去看看国民党反动派长什么样子。那时候还小,只模模糊糊记得,是一个陌生的暮年老人,说话带着乡音,经常没说几句话就哽咽流泪。我那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他一个老头,为什么会哭成那样。直到在海外漂泊多年,回老家的时候,才能体会一点他当时的感受。
老人趁着探亲的机会,用砖石重修了祖坟,墓碑上还刻了挽联:国难当头难孝母,四十年后再寻亲。上联我记得很清楚,下联印象不深,全靠猜测了。
他们家是我们村里的一支外姓,据说是解放前逃难过来做长工的。土改的时候,重新分配土地,就定居到我们村子里了。以前过的很苦,外姓容易被排挤,还因为有在台湾的国民党亲戚而被批斗。
据大人们说,老人回台湾之前,给他的亲戚留下一笔钱。在当时的农村,算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几家亲戚为了怎么分这笔钱,差点打起来。后来他们家用这笔钱盖了一栋很阔气的宅子,买了一台大彩电,村里人经常挤着去他家看彩色电视剧。一时扬眉吐气,轰动邻里。
第二个是二十多年以后,我博士刚毕业,在国内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上班,部门的一个高管是个台湾人。他是麦迪逊大学的博士,有美国大制药公司的工作经历。我当时汇报项目的时候,跟他有很少一点工作交集。后来我拿到来美国的博后offer,就办理了离职。
他听说我要去美国做博后,专门喊我去他办公室聊了一会。先是恭喜我拿到offer,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好心地提醒我说,到了美国,一方面要自身勤奋学习努力提高,同时也要多留心,早做职业规划才好。我当时年轻气盛,很不会聊天,傻了吧唧地说,谢谢您的好意。您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医药产业在全球化外包转移,美国的医药产业在萎缩,工作机会很难找。像您这样在美国读的博士,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都没能留下来,我一个国内的土博,估计更难有什么好的机会了。他见我不觉悟,也没有多说什么,简单聊了几句后,就祝我好运,结束了谈话。
当时我刚毕业开始工作,头脑简单,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认真思考。一直等来了美国,稀里糊涂的做了五年博后,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开始反省规划,收集材料申请绿卡,了解美国的职业生态,努力寻求一线生机。
现在回头来看,国内过去的二十多年,经历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崛起了很多优秀的制药公司。一起读博士的同学大都离开了科研圈,投身产业界,有了很不错的职业发展。我还在几十年如一日地趴在lab做“科研”。半生已过无归路,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让我回到过去,重新规划,我又能真的做出多大的不同呢?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第一个台湾人,是小时候回家探亲的国民党老兵。因为之前对国民党的印象,只限于在电影电视上被消灭的样子,大家都想去看看国民党反动派长什么样子。那时候还小,只模模糊糊记得,是一个陌生的暮年老人,说话带着乡音,经常没说几句话就哽咽流泪。我那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他一个老头,为什么会哭成那样。直到在海外漂泊多年,回老家的时候,才能体会一点他当时的感受。
老人趁着探亲的机会,用砖石重修了祖坟,墓碑上还刻了挽联:国难当头难孝母,四十年后再寻亲。上联我记得很清楚,下联印象不深,全靠猜测了。
他们家是我们村里的一支外姓,据说是解放前逃难过来做长工的。土改的时候,重新分配土地,就定居到我们村子里了。以前过的很苦,外姓容易被排挤,还因为有在台湾的国民党亲戚而被批斗。
据大人们说,老人回台湾之前,给他的亲戚留下一笔钱。在当时的农村,算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几家亲戚为了怎么分这笔钱,差点打起来。后来他们家用这笔钱盖了一栋很阔气的宅子,买了一台大彩电,村里人经常挤着去他家看彩色电视剧。一时扬眉吐气,轰动邻里。
第二个是二十多年以后,我博士刚毕业,在国内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上班,部门的一个高管是个台湾人。他是麦迪逊大学的博士,有美国大制药公司的工作经历。我当时汇报项目的时候,跟他有很少一点工作交集。后来我拿到来美国的博后offer,就办理了离职。
他听说我要去美国做博后,专门喊我去他办公室聊了一会。先是恭喜我拿到offer,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好心地提醒我说,到了美国,一方面要自身勤奋学习努力提高,同时也要多留心,早做职业规划才好。我当时年轻气盛,很不会聊天,傻了吧唧地说,谢谢您的好意。您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医药产业在全球化外包转移,美国的医药产业在萎缩,工作机会很难找。像您这样在美国读的博士,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都没能留下来,我一个国内的土博,估计更难有什么好的机会了。他见我不觉悟,也没有多说什么,简单聊了几句后,就祝我好运,结束了谈话。
当时我刚毕业开始工作,头脑简单,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认真思考。一直等来了美国,稀里糊涂的做了五年博后,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开始反省规划,收集材料申请绿卡,了解美国的职业生态,努力寻求一线生机。
现在回头来看,国内过去的二十多年,经历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崛起了很多优秀的制药公司。一起读博士的同学大都离开了科研圈,投身产业界,有了很不错的职业发展。我还在几十年如一日地趴在lab做“科研”。半生已过无归路,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让我回到过去,重新规划,我又能真的做出多大的不同呢?
+9.00 积分 [版主 wh 发放的奖励]
x2

上次由 mnls 在 2025年 2月 4日 13:05 修改。
标签/Tags:
#12 Re: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没有必然联系。外省独和本省统的都有。外省独的是因为老共证明了他们爹妈如果当初内战战死了或当初把他射在墙上,他不用这么痛苦,中国和大部分中国人反而能过得更好的事实,他们接受不了,对老共咬牙切齿。一般这种人也是最精致利己的外省人。什么曹兴诚、姚立明,都是属于这种人,以前还都是新党的。中国好是为了荣耀他们的那群外省中国人。
本省统的,都是当年的左倾的本省台湾人。都是比较有良心和认识一部分台湾本省人。
x1

#13 Re: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对 我的样本有限。不过不管本省外省,都很容易聊起来newIdRobot 写了: 2025年 2月 4日 13:59 没有必然联系。外省独和本省统的都有。外省独的是因为老共证明了他们爹妈如果当初内战战死了或当初把他射在墙上,他不用这么痛苦,中国和大部分中国人反而能过得更好的事实,他们接受不了,对老共咬牙切齿。一般这种人也是最精致利己的外省人。什么曹兴诚、姚立明,都是属于这种人,以前还都是新党的。中国好是为了荣耀他们的那群外省中国人。
本省统的,都是当年的左倾的本省台湾人。都是比较有良心和认识一部分台湾本省人。
#14 Re: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我一对学生物的夫妻也很早就挣扎在学校和industry两条出路之间。不知道他们做了多久的博后,反正我每次去他们实验室,总笑话他们永远长不出来的菌……他们后来破釜沉舟下定决心,双双海归国内的医药公司。听他们说过很多不满意的地方,比如国际学校教育不行,国内排外气氛严重等。我也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后悔;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是不是还会海归。mnls 写了: 2025年 2月 4日 12:27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台湾人
我在国内接触到的第一个台湾人,是小时候回家探亲的国民党老兵。因为之前对国民党的印象,只限于在电影电视上被消灭的样子,大家都想去看看国民党反动派长什么样子。那时候还小,只模模糊糊记得,是一个陌生的暮年老人,说话带着乡音,经常没说几句话就哽咽流泪。我那时候完全不能理解他一个老头,为什么会哭成那样。直到在海外漂泊多年,回老家的时候,才能体会一点他当时的感受。
老人趁着探亲的机会,用砖石重修了祖坟,墓碑上还刻了挽联:国难当头难孝母,四十年后再寻亲。上联我记得很清楚,下联印象不深,全靠猜测了。
他们家是我们村里的一支外姓,据说是解放前逃难过来做长工的。土改的时候,重新分配土地,就定居到我们村子里了。以前过的很苦,外姓容易被排挤,还因为有在台湾的国民党亲戚而被批斗。
据大人们说,老人回台湾之前,给他的亲戚留下一笔钱。在当时的农村,算是一笔很大的数目了。几家亲戚为了怎么分这笔钱,差点打起来。后来他们家用这笔钱盖了一栋很阔气的宅子,买了一台大彩电,村里人经常挤着去他家看彩色电视剧。一时扬眉吐气,轰动邻里。
第二个是二十多年以后,我博士刚毕业,在国内一家生物医药公司上班,部门的一个高管是个台湾人。他是麦迪逊大学的博士,有美国大制药公司的工作经历。我当时汇报项目的时候,跟他有很少一点工作交集。后来我拿到来美国的博后offer,就办理了离职。
他听说我要去美国做博后,专门喊我去他办公室聊了一会。先是恭喜我拿到offer,问了一些简单的情况,好心地提醒我说,到了美国,一方面要自身勤奋学习努力提高,同时也要多留心,早做职业规划才好。我当时年轻气盛,很不会聊天,傻了吧唧地说,谢谢您的好意。您的意思是不是说,现在医药产业在全球化外包转移,美国的医药产业在萎缩,工作机会很难找。像您这样在美国读的博士,有大公司工作背景的,都没能留下来,我一个国内的土博,估计更难有什么好的机会了。他见我不觉悟,也没有多说什么,简单聊了几句后,就祝我好运,结束了谈话。
当时我刚毕业开始工作,头脑简单,很多重要的问题都没有认真思考。一直等来了美国,稀里糊涂的做了五年博后,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开始反省规划,收集材料申请绿卡,了解美国的职业生态,努力寻求一线生机。
现在回头来看,国内过去的二十多年,经历了生物医药产业的高速发展,崛起了很多优秀的制药公司。一起读博士的同学大都离开了科研圈,投身产业界,有了很不错的职业发展。我还在几十年如一日地趴在lab做“科研”。半生已过无归路,我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让我回到过去,重新规划,我又能真的做出多大的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