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理解苦难与圣神证明,从亚伯拉罕,约伯到耶稣

陈和春

是关于自由意志、试炼与神圣证明的叙事。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但是,必须经历痛苦与灾难)。灵界不仅仅有上帝,光明天使,也有撒旦与堕落的天使。人类必须通过他们所以人的考试,试炼。就像约伯,如果撒旦看到上帝喜悦他,魔鬼就会出来挑战,就像亚伯拉罕为以撒庆祝以撒断奶的日子,亚伯拉罕设摆丰盛的筵席。撒旦又来对上帝面前说,你看你给亚伯拉罕一个儿子,他并不感恩与纪念你,而是设摆丰盛的筵席在众人面前。上帝回答撒旦说,亚伯拉罕是一个义人,如果我要他所有的(包括以撒这个独生子)他也会奉献。所以,才出现了上帝要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故事。上帝就是也在撒旦面前,证明亚伯拉罕的忠诚与信心。上帝不是在“测试”亚伯拉罕的极限,而是借此向撒旦宣告:“凡我所吩咐他的,他无不听从”。所以,人类的很多遭遇,灾难,试炼,并不是上帝希望的,想要的。而是由于撒旦的存在,导致很多迷惑,所以,人类一定要谦卑,小心谨慎,因为撒旦就伏在每一个人的门前。它必恋慕你,寻找机会并且掳掠你。上帝并不能阻扰,因为这也是上帝允许发生的。关于《约伯记》的试炼、《创22章》亚伯拉罕献以撒的背景,可以串联起来总结如下:

  1. 灵界不是“单色”的
    不只是上帝和光明天使,还包括撒旦与堕落的使者。人类的道路,注定要穿过试探和控告的阴影。撒旦的角色就像“控方检察官”:当神喜悦一个人,它就起来质疑:“他敬畏神,岂是无故?”
  2. 试炼的结构:亚伯拉罕欢庆以撒的断奶,撒旦说:他只因得益处才欢乐,并没有真心记念神。上帝回答:若要他献上独生子,他也必不拒绝。于是试炼降临——这不是神喜悦的苦难,而是神在撒旦的控告中,向全灵界证明亚伯拉罕信心真实的方式。约伯的故事亦然:灾难不是神的愿望,而是神许可的试炼。
  3. “罪伏在门前”的真义:神对该隐说:“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通过苦难,磨练,灾难,甚至于牺牲)制伏它。”罪与试探像一头猛兽,天天蹲在人的门槛,窥伺机会。它不是因为神的恶意,而是因为撒旦“必然来挑战”,人类必须学会如何应对(罪恶)。(首先尽可能避免犯罪,时时刻刻谦卑,谨慎),如果犯罪了,就要制伏罪,需要经过痛苦与磨炼,甚至牺牲。
  4. 神学:神的爱是绝对的,但人类必须在自由中经受试炼。若没有撒旦的控告,人的信心不会显明。上帝许可撒旦存在,不是因为祂赞同邪恶,而是因为没有试炼,就没有真诚的顺服。灾难是灵界法庭上的“交叉质询”——人类的信心要在撒旦的挑衅下被验证。
    一句话总结:人类的灾难,不是上帝喜悦的,而是上帝许可的“试炼舞台”;这种试炼不仅仅发生在亚伯拉罕,约伯,即便是耶稣基督自己,也通过被钉十字架,难道耶稣基督愿意被钉十字架吗?当然不是,在被钉十字架以前,在客西马尼园《路加福音》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但是,为了去制伏(人类犯的罪)。上帝必须通过“苦难”向灵界证明。难道上帝喜悦自己被钉十字架吗?当然,不是。但是罪的代价就是死。谁为这个罪付出呢?难道是全人类吗?这样魔鬼的计划不就“成功”了吗?上帝创造人的计划不就“落空”了吗?所以,耶稣尝了那醋,就说,成了(制伏人类的罪)。灵界不是“单色”的,而且神制定的律法,神也必须向全灵界证明。因此,没有谁可以另外。耶稣基督不仅仅在到旷野,受魔鬼的试探。这些是上帝希望的苦难吗?当然不是。但是,也是上帝允许的。耶稣在十字架上喝了那最后的苦杯,说:“成了。”祂不是因为喜欢痛苦,而是因为必须在灵界面前制伏罪。罪的代价是死,若无人代赎,全人类都要落入撒旦的手中。因此,祂用自己完成了制伏。
    即使是神子,也在肉身中经历极致的痛苦与挣扎。“父啊!倘若你愿意,将这杯撤去”(路22:42)。耶稣并非“愿意”被钉十字架,那不是祂的“喜悦”,而是顺服的代价。为了制伏罪的“猛兽”(来2:14-15),祂必须尝尽人类的软弱,并在旷野面对撒旦的试探(太4:1-11)。这不是上帝“希望”的苦难,而是祂许可的“舞台”,以证明律法的公正:罪的工价乃是死(罗6:23),无人能例外——连神子也不例外。耶稣的“成了!”(约19:30)不是胜利的欢呼,而是对全灵界的宣告:神自己践行了律法,堵住了撒旦的控诉之口。魔鬼的计划落空了,因为十字架不是失败,而是救赎的钥匙。神许可邪恶,不是赞同,而是为了更大的荣耀——让受造物在自由中选择祂,并在永恒中见证

此博文来自论坛版块:美国新闻(USA News)

共 0 条评论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