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之路-足球教育中的技战术教育-由话题“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找到了” 所感之二

runner40
续 <a href="blog/articles/3233"> 中国足球之路-足球教育中的暴力教育-由话题“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找到了” 所感之一</a>

在面临对手轻松过人的时候,该怎么办?

直观上来说,很容易就想到最简单,直接暴力的方法那就是“踢人”。 而实际上,在很多国际大赛里, 即使不是踢人, 但是战术性犯规很常见(在对方快速断球,将要突破自己本方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很多球员会通过拉扯,拌腿等方法来放到对手,进而得到一份喘息之际-本方利用裁判处理犯规的时间内迅速回防。) 这个是一个不得已的手段,一般犯规者会得黄牌, 极端情况下会红牌。这个也是被很多这个以“踢人”为手段的理论的支持者的论据之一。

那为什么这个高教练的言辞不被大家接受呢?我以为有几个原因:

1. 这个是U10的比赛。这个时候选择这种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可能的伤害是巨大的--- 对于被防守队员来说,很容易被踢伤,踢残,也容易留下心里阴影。 对于防守队员来说,踢人,尤其是成功踢人达到放到对手的目的是就形成一种正反馈 (显然是恶性的),那就是踢人就可能变成这个防守队员的第一选择。而不是踢足球了。

2. 有更好的办法。踢人是一个直观上的最好的选择---这个看法实际上反映了人的思维盲区-那就是把足球简化成了1对1。是的,足球很多时候是1对1的对抗,但是足球是个11对11人的比赛。如果充分发挥队友之间的配和, 不管是2对1的防守, 或是3对一的防守,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实战上,很多队伍防守时都会对对方技术好的球员配以多人对待,以达到局部优势(或是均势)。看成人比赛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到一方摆大巴(几乎所有队员都回防,归宿与禁区附近),通常会被弱队采用。这个是团体防守的一个极致了。

这个不容易达成,特别是u10这种年龄段的小朋友们。这个需要对于防守对员团队意识是一个考验。 但是,一旦实现,会给防守队员们给以极大的团队配合意识---我在之前那篇文章里提到了这样的一个现实中的例子-u10防守方以梯队的方式成功的瓦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方的过人意图。而且只是2防1加上极端下的3防1而已。这个实例表明团体战术性的防守对u10是可行的。

有一种似乎和合理的观念是,没有技术,如何实现战术? 这个就涉及到教练对于队员的技术能力精准掌握---好的战术是本方球员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比方说,成人比赛了,两边后卫在开球时都在禁区外侧。 在u10是经常看到教练也这么安排。 然后就经常悲剧了---守门员在这个年龄段很多时候不能很好的处理球,所以对两边后卫开球时,或偏软,速度慢,或太快,防守员接不好。 这个状况下,攻方积极的拼抢很容易得手-然后就会在开球-被抢断-(底线-角球)-(射门)-开球间循环好多次-好惨!这个问题在青少年比赛时非常非常容易见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教练员对于战术僵化理解-更合理的做法是,把两个后卫拉近,让第一传球更容易轻松实现。 当然这个需要同步考虑下一步的问题(就是因为这两个后卫的位置移动的变化其他人的位置的变动)不与细说-一句话-因队(本队和对手)而异。

所以,我的观点是-足球是1对1,到11对11的运动。对于足球教育,不光是技术教育,战术教育也特别重要。 在足球教育中的技战术的教育要同步进行-战术要建立在技术基础上。

上面提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在后面的文章里会进一步讨论。









 

共 2 条评论

  1. runner40
    runner40

    谢谢!不知道如何操作啊? 刚刚试了一下。好像还行。
  2. lobster110
    lobster110

    runner40 写了: 2024年 2月 10日 19:05 续 <a href="blog/articles/3233"> 中国足球之路-足球教育中的暴力教育-由话题“中国足球不行的原因找到了” 所感之一</a>

    在面临对手轻松过人的时候,该怎么办?

    直观上来说,很容易就想到最简单,直接暴力的方法那就是“踢人”。 而实际上,在很多国际大赛里, 即使不是踢人, 但是战术性犯规很常见(在对方快速断球,将要突破自己本方最后一道防线的时候,很多球员会通过拉扯,拌腿等方法来放到对手,进而得到一份喘息之际-本方利用裁判处理犯规的时间内迅速回防。) 这个是一个不得已的手段,一般犯规者会得黄牌, 极端情况下会红牌。这个也是被很多这个以“踢人”为手段的理论的支持者的论据之一。

    那为什么这个高教练的言辞不被大家接受呢?我以为有几个原因:

    1. 这个是U10的比赛。这个时候选择这种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可能的伤害是巨大的--- 对于被防守队员来说,很容易被踢伤,踢残,也容易留下心里阴影。 对于防守队员来说,踢人,尤其是成功踢人达到放到对手的目的是就形成一种正反馈 (显然是恶性的),那就是踢人就可能变成这个防守队员的第一选择。而不是踢足球了。

    2. 有更好的办法。踢人是一个直观上的最好的选择---这个看法实际上反映了人的思维盲区-那就是把足球简化成了1对1。是的,足球很多时候是1对1的对抗,但是足球是个11对11人的比赛。如果充分发挥队友之间的配和, 不管是2对1的防守, 或是3对一的防守,都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实战上,很多队伍防守时都会对对方技术好的球员配以多人对待,以达到局部优势(或是均势)。看成人比赛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看到一方摆大巴(几乎所有队员都回防,归宿与禁区附近),通常会被弱队采用。这个是团体防守的一个极致了。

    这个不容易达成,特别是u10这种年龄段的小朋友们。这个需要对于防守对员团队意识是一个考验。 但是,一旦实现,会给防守队员们给以极大的团队配合意识---我在之前那篇文章里提到了这样的一个现实中的例子-u10防守方以梯队的方式成功的瓦解了一次又一次的攻方的过人意图。而且只是2防1加上极端下的3防1而已。

    所以来说,对于足球教育,不光是技术教育,战术教育也特别重要。

    这个在u10或是更小的组很难-因为他需要队员们的团体意识。有一种似乎和合理的观念是,没有技术,如何实现战术? 这个就涉及到教练对于队员的技术能力精准掌握---好的战术是本方球员现有技术可以实现的---比方说,成人比赛了,两边后卫在开球时都在禁区外侧。 在u10是经常看到教练也这么安排。 然后就经常悲剧了---守门员在这个年龄段很多时候不能很好的处理球,所以对两边后卫开球时,或偏软,速度慢,或太快,防守员接不好。 这个状况下,攻方积极的拼抢很容易得手。这个问题在青少年比赛时非常非常容易见到。问题的关键在于教练员对于战术僵化理解-更合理的做法是,把两个后卫拉近,让第一传球更容易轻松实现。

    所以,我的观点是-足球是1对1,到11对11的运动。 在足球教育中的技战术的教育要同步进行-战术要建立在技术基础上。

    上面提到了一些心理方面的影响,在后面的文章里会进一步讨论。









     
    为什么不转发到球版呢?
    会有包子奖励 :D

评论

© 2024newmitbbs.com

Theme by Anders Noren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