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版主: CaravelTheMatrixmolen

回复
2035CN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2545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1日 19:43

#1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2035CN楼主 »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冯时的学术论文:距今7000年前的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识别出朱、隈、爻、龍、五、田、文、八共八个汉字。

https://m.bilibili.com/opus/798536224200458249

新闻报道

https://www.cssn.cn/kgxc/kgxc_xccz/2025 ... 0992.shtml

湖北日报讯(记者何凡、通讯员周华山、郝明曦、史丽)10月25日,宜昌秭归县三峡移民博物馆前,百名群众及文化爱好者铺开笔墨,共书八个古文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这些发掘自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文字,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汉字。

  柳林溪遗址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三峡库区蓄水后没于水底。上世纪60年代,该遗址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

  “柳林溪遗址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平台,地势较低,淤积土层中依然留存有大量古人类生活的器具和痕迹。”秭归县文保部门专家周浩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他多次前往柳林溪遗址调研勘察。

  1998年至1999年,三峡工程蓄水前,文物部门对柳林溪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达1325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有墓葬和灰坑,出土遗物以石器和陶器为主。

  遗址中,1000余件特殊器物——陶支座震动考古界。修复后较完整的100多件陶支座上,留存有232个刻划符号,为追溯汉字源头提供了关键实物佐证。2022年,柳林溪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今年,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冯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符号中存在早期人类的文字。目前已发现了八个单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

  记者在三峡移民博物馆看到,三件柳林溪遗址的陶支座上,规律的契刻符号清晰可见。一件顶面刻有八组“五田文”的陶支座,“五”字与甲骨文的“五”字相同;“田”字与甲骨文用于农田的“田”字别无二致;而“文”字的写法则与甲骨文完全一样,这些都证明了7000年前的中国先民,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文明观。

  秭归县文联主席王猛表示,三峡移民博物馆展示的柳林溪遗址古文字,彰显了秭归作为早期汉字发源地的独特文化定位,也让民众深度感知到中华文脉的悠久传承和生生不息。

x1 图片
上次由 2035CN 在 2025年 11月 3日 14:20 修改。
2035CN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2545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1日 19:43

#2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发现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2035CN楼主 »

柳林溪遗址并非中国唯一的史前遗址发现有早于甲骨文的字符存在。跟柳林溪遗址同时期的河南贾湖遗址和安徽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器上都有类似的刻符,只是数量远不及柳林溪遗址。

这些距今七八千年前的字符跟后来的甲骨文是有关联的,基本上可以确定汉字是本土起源,跟西亚苏美尔文明的楔形文字没有直接关联。

x1 图片
头像
hci(海螺子)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542
帖子: 10453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2日 15:29

#3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hci(海螺子) »

跟你们说“华夏=楚”,还不服么?

2035CN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13:58

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冯时的学术论文:距今7000年前的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已识别出朱、隈、爻、龍、五、田、文、八共八个汉字。

https://m.bilibili.com/opus/798536224200458249

新闻报道

https://www.cssn.cn/kgxc/kgxc_xccz/2025 ... 0992.shtml

湖北日报讯(记者何凡、通讯员周华山、郝明曦、史丽)10月25日,宜昌秭归县三峡移民博物馆前,百名群众及文化爱好者铺开笔墨,共书八个古文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这些发掘自秭归柳林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古文字,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是迄今所知的最早汉字。

  柳林溪遗址位于秭归县茅坪镇庙河村,三峡库区蓄水后没于水底。上世纪60年代,该遗址被确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

  “柳林溪遗址是位于长江边的一个平台,地势较低,淤积土层中依然留存有大量古人类生活的器具和痕迹。”秭归县文保部门专家周浩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他多次前往柳林溪遗址调研勘察。

  1998年至1999年,三峡工程蓄水前,文物部门对柳林溪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达1325平方米。发现遗迹主要有墓葬和灰坑,出土遗物以石器和陶器为主。

  遗址中,1000余件特殊器物——陶支座震动考古界。修复后较完整的100多件陶支座上,留存有232个刻划符号,为追溯汉字源头提供了关键实物佐证。2022年,柳林溪遗址入选“湖北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今年,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冯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这些符号中存在早期人类的文字。目前已发现了八个单字:朱、隈、爻、龙、五、田、文、八。

  记者在三峡移民博物馆看到,三件柳林溪遗址的陶支座上,规律的契刻符号清晰可见。一件顶面刻有八组“五田文”的陶支座,“五”字与甲骨文的“五”字相同;“田”字与甲骨文用于农田的“田”字别无二致;而“文”字的写法则与甲骨文完全一样,这些都证明了7000年前的中国先民,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文明观。

  秭归县文联主席王猛表示,三峡移民博物馆展示的柳林溪遗址古文字,彰显了秭归作为早期汉字发源地的独特文化定位,也让民众深度感知到中华文脉的悠久传承和生生不息。

Trump(敌在本能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1061
帖子: 11718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22:00

#4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Trump(敌在本能寺) »

什么情况下需要 隈 字?这个字感觉很高级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035CN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2545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1日 19:43

#5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2035CN楼主 »

Trump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01:34

什么情况下需要 隈 字?这个字感觉很高级

论文里有写,确实是很高级的一个字。

天柱承覆九天,中央的天柱立於天極之下,那麼八方天柱就應該立於天地的邊際,也即八隈。196號支座的柱體刻有八個“隈”字(圖二二,1;圖二三),其所表現的顯然即是八隈立有八柱的意義。

“畏”字從“鬼”,實際是以“甶”為字根的文字(圖二七,7—9),如果認為“甶”與“囟”古本同字,那麼“畏”也就完全可以視為與“囟”字有關,其屬同一系統的文字是非常清楚的。基於這樣的認識,則從“畏”而形成的 “隈”之所以具有廉角的意義就不難理解了。
先民以人之顛頂象徵天蓋,這意味著會於顛頂的骨縫由於與天地經緯的圖像相同,也就自然具有了象徵四正或四維的方位意義。準確地說,如果正形的“甶”可以表現四正,那麼側形的“囟”就應該表現四維,這使取象於此的文字必然具有了方位或廉角的含義。事實上,“隈”字從“畏”得聲,實於音中見義,其具有的廉角本義正源於“甶”與“囟”所體現的含義。

《說文•阜部》:“隈,水曲隩也。”《管子•形勢》:“大山之隈。”尹知章《注》:“隈,山曲也。” 知“隈”義重在其曲,其或與“隅”字相通,則言邊隈。《楚辭•九章•思美人》:“指嶓塚之西隈兮,與纁黃以為期。”王逸《章句》:“隈,一作隅。”洪興祖《補注》:“指嶓塚之西隈,言日薄於西山也。”《列子•黃帝》:“因復指河曲之淫隈。”殷敬順《釋文》:“隈,一本作隅。”《文選•左太沖魏都賦》:“考之四隈,則八埏之中。”李善《注》:“隈,猶隅也。”是隈言邊隈,又言隅角,實即天地之邊際,亦即天柱矗立的天際邊緣。柳林溪支座柱首所象徵的圓形天蓋,其中的相當一部分並不作標準的圓形,而於其邊緣呈現曲隈的形狀(圖十;圖十七,3、4;圖二十,1—4),其所表現的應該正是形象的邊隈。
《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洪興祖《補注》:“際,邊也。隅,角也。《爾雅》:厓內為隩,外為隈。《淮南》曰:天有九野,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去地五億萬里。注云:九野,九天之野。一野,千一百一十一隅。”《爾雅•釋丘》以厓內為隩即隅,也即形埒;外為隈,則為天蓋之邊隈。事實上,天之所以隅角眾多,那是由於天之邊際曲隈眾多的緣故,所以九千九百九十九隅實際應是指天蓋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隈,其言天蓋邊緣的曲隈形狀,而天柱所立的位置其實僅在於八維九隅。

圖二八 古文字“虫”、“禹”、“禺”諸字1—4.甲骨文、金文“虫”(《铁》46.2、甲虫爵、虫㸓鼎、《乙》8718)5—7.金文“禹”(禹方鼎、禹方鼎、禹鼎)8—11.甲骨文、金文“湡”(《屯南》2232、《屯南》2212、小臣缶鼎、小子湡卣)

“隈”為邊隈,其或通“隅”而為隈隅廉角。“隅”從“禺”聲,而“禺”與“禹”固為一字,本象龍虫之形,繁省字形有別(圖二八,1—7),而金文“禹”字之繁形即象龍虫(圖二八,5、6),正與“禺”字相同(圖二八,8—11)。且西周史牆盤銘文有字,鐘銘文作“㝢”,《說文》以為“宇”之籀文,然史牆盤銘自有“宇”字,故、“㝢”實即“寓”之本字。柳宗元《天對》:“民仇焉㝢。”蔣之翹《輯注》:“㝢,一作寓。”均可明“禺”、“禹”同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禺,叚借又為隅。”《山海經•大荒北經》:“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逮之于禺谷。”郝懿行《箋疏》:“《列子•湯問篇》禺谷作隅谷。”《列子•湯問》:“乃命禺彊使巨鼇十五舉首而戴之。”殷敬順《釋文》:“禺,與隅同。”故“禺”之讀為“隅”,其所具有邊際、廉角的意義正應源于禹別九州而規劃大地的作為。

禹別九州,九州自有其邊際廉角,致“禺”有區域、區劃之義。《管子·侈靡》:“是為十禺。”尹知章《注》:“禺,猶區也。”《文選·張平子東京賦》:“區宇乂寧。”薛綜《注》:“天地之內稱㝢。”知其與“宇”同義。大地作為生民之所寄處,乃寓居之所。《國語·吳語》:“民生於地上,寓也。”韋昭《注》:“寓,寄也。”而寄居必有屋室,故“禺”又具“寓”、“宇”之義。《說文·宀部》:“寓,寄也。”又:“宇,屋邊也。從宀,于聲。《易》曰:上棟下宇。㝢,籀文宇,從禹。”而“寓”、“宇”相通,自是必然。《別雅》卷三:“寓宙,宇宙也。”《文選·張子平東京賦》:“旁震八鄙。”又云:“威振八㝢。”薛綜《注》:“八鄙,四方與四角也。”李善《注》引《蒼頡篇》:“㝢,邊也。”知㝢既言邊際,實含邊角。故從“禺”之“隅”也即具有了邊際或廉角之本義。

《說文•阜部》:“隅,陬也。”又:“陬,阪隅也。”段玉裁《注》:“(陬)謂阪之角也。正月為陬,亦謂寅方在東北隅也。引申為凡隅之稱。陬與隅疊韻為訓。隅與陬為轉注。《廣雅》曰:陬,角也。《小雅箋》曰:丘隅,丘角也。上言阪此不言阪者,不主謂阪之隅也。《考工記》宮隅、城隅,謂角浮思也。《大雅》:惟德之隅。《傳》曰:隅,廉也。今人謂邊為廉,角為隅,古不別其字。亦作嵎,作湡。”知“隅”有廉角之義其實更強調的是四維。《詩•唐風•綢繆》:“三星在隅。”毛《傳》:“隅,東南隅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陷西北隅以入。”東南、西北皆屬四維。《慧琳音義》卷十九“四隅”注引《考聲》曰:“四角曰隅。”四角當然就是四維。《爾雅•釋天》以正月名陬,即因正月建寅之位適居四鉤之廉角。故《楚辭•離騷》云“攝提貞于孟陬兮”,朱熹《集注》:“陬,隅也。”《山海經•海外南經》云“海外自西南陬至東南陬者”,郭璞《注》:“陬,猶隅也。”《文選•左太沖吳都賦》云“其荒陬譎詭”,劉淵林《注》:“陬,四隅,謂邊遠也。”知“隅”、“陬”同義,皆指四維。《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八維九隅。”張銑《注》:“隅,亦角也。”四鉤八出,是為八維,也即八隅,合之中央則為九隅。此八維九隅之處當然都是矗立天柱的地方。

以此觀念審視柳林溪陶支座的形制與文字,答案一目了然。中央天柱已通過支座得到了表現,那麼天柱之上刻寫的八個“隈”字顯然意在說明大地之八維邊際尚立有擎天八柱,而天蓋的邊緣呈現曲隈的形狀,又顯示出隈隅多有的宇宙觀。這種於八維九隅安放九天柱的蓋天宇宙模式,其創立年代至少可以一直上溯到雙墩新石器時代文化,其九宮形埒圖像以平面的形式準確地反映了這種思想(圖五,2),而與其同時代的柳林溪先民則以形象的天柱甚至文字,更直觀地表現了相同的宇宙觀。

tops
著名写手
著名写手
帖子互动: 24
帖子: 277
注册时间: 2023年 12月 13日 01:01

#6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tops »

hci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2:56

跟你们说“华夏=楚”,还不服么?

7000年前,无所谓楚啊。4000多年前舜帝死在南方,也没有说死在楚国。

Trump(敌在本能寺)
论坛支柱
论坛支柱
帖子互动: 1061
帖子: 11718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1日 22:00

#7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Trump(敌在本能寺) »

九柱八隈,如果是真的,说明已经形成了宇宙观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Tea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40
帖子: 774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8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Tea »

有图吗?

2035CN楼主
论坛点评
论坛点评
帖子互动: 101
帖子: 2545
注册时间: 2023年 8月 31日 19:43

#9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2035CN楼主 »

Tea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06:37

有图吗?

论文的链接里面有图

x1 图片
Tea
论坛精英
论坛精英
帖子互动: 440
帖子: 7746
注册时间: 2022年 8月 22日 22:41

#10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Tea »

这个比夏朝还早,所以按文字算文明的话,中国的文明至少有7000年了。

Caravel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Caravel 的博客
帖子互动: 714
帖子: 27949
注册时间: 2022年 7月 24日 17:21

#11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Caravel »

hci 写了: 2025年 11月 3日 22:56

跟你们说“华夏=楚”,还不服么?

看良渚文化,有这么大规模的水利工程,没有文字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考古界还是太保守

神州陆沉
见习写手
见习写手
帖子互动: 8
帖子: 83
注册时间: 2025年 10月 22日 19:06

#12 Re: “中国最早汉字”已识别出八个单字: 柳林溪遗址将汉字源头推溯至7000年前

帖子 神州陆沉 »

Tea 写了: 2025年 11月 4日 12:20

这个比夏朝还早,所以按文字算文明的话,中国的文明至少有7000年了。

喂喂喂
国际公认文明标志是
文字 青铜 城墙

你们中国人又想投机?

回复

回到 “史海钩沉(History)”